֬W

二崁古厝Erkan Traditional Residence

二崁漢藥紀念館超吸睛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8月 11日, 08:50

二崁漢藥紀念館超吸睛
圖檔
△二崁先祖以中藥房起家,為紀念先人早年創業艱辛,協進會特別在聚落規劃一間「漢藥紀念館」供每年抵村觀光客入內參觀,由於內部設有早年二崁先人留下的中藥醫譜及醫療用具,同時又設有褒歌館,不時吸引來自台灣各地人潮手持相機拍攝留念。(圖/文 宋國正)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協助老聚落重生 找回文化觀光動力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8月 11日, 08:51

協助老聚落重生 找回文化觀光動力 全國大專生洄游農村訪視二崁聚落
圖檔
●同學帶領遊客,參與活動人員走訪二崁聚落,介紹當地特色及歷史。(宋國正攝)
 (記者宋國正報導)列為全國第一個聚落保存區的西嶼二崁聚落,因同時也擁有全台唯一的褒歌文化,每年吸引十萬觀光客蒞村參觀,但因聚落無法讓農村再生,也無力使文化觀光產業活絡,為協助老聚落找新生,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特別舉辦全國大專生洄游農村訪視活動,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特由十位澎科大學生在村長陳昭回、協進會理事長陳榮一的引領下,灌注創意行銷熱血,希望協助聚落產業科技、行銷及閒置空間再生,以突破二崁只是停留「三十分鐘觀光區」的迷失。
 二崁聚落已有近四百年歷史,目前村裡人口只有五、六十人,大多是七、八十歲老人家,小孩只有五人,洄流返鄉第二代也只有一人。澎湖科大十位由行銷、資管、資工、食品科學等不同領域同學組成的服務團隊,暑假以來駐紮二崁,今天展示第一階段成果,水保局副局長林長立、水保局臺南分局長黃振全親自帶隊前來打氣,為學子熱血勇氣嘉勉,讓二崁聚落今天熱鬧滾滾。
 農委會水保局舉辦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活動以來,第一次有離島學子報名參加,來自澎科大的十位同學,只有一位是澎湖在地學生,她是讀行銷物流系的陳宛婷,在嵵裡長大的她從小立志要幫故鄉推動特色物產,其他九位同學則來自台灣各地,為了落實聚落服務,整個暑假他們都沒有回家,個個選擇留在澎湖奮鬥。小隊長黃俊維表示,澎湖二崁聚落是台灣最古老的文化聚落之一,据統計每年都吸引將近十萬遊客到訪,但他們觀察到,遊客在這裡多半走馬看花,短短二、三十分鐘就走人了,很少有人深入了解二崁聚落產業與故事,非常可惜。
 這群學子立志為老聚落傳承發揚,希望能在觀光產業面向加值發光,下午學生們親自導覽所學,以流利深度說故事方式,走訪聚落各家產業,包括在傳香館,帶領手工製香,發揚文創產業的在地互動體驗;在漢藥館,帶領感受二崁七成以上先民從事中藥產業的歷程;在褒歌館,學子與老人家及孩子們一起詠唱,將澎湖二崁先民數百年來描述生活奮鬥的智慧,台灣古早語文的特殊文化,以說學唱表現贏得大家熱烈掌聲。
 澎科大學子也針對村落髒亂地區,利用在地咾咕石推動新景觀,排出「二崁」地標二字。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仿效聚落裡最老陳家古庴正中央一座永遠停在三點半的時鐘,傳承二崁人「三點半精神」,那就是凌晨三點半就起床,勤奮唸書打掃,像今天凌晨三點半就有同學騎「歐都麥」來拔草整地了。除了身體力行勤苦精神,學生並運用所學,為地方產業規劃網路科技時代新行銷平台,希望暑假過後,為老聚落的文化觀光產業再邁出一步。
 在大學生努力的背後,二崁社區協進會理事長陳榮一是默默協助推手之一,他的兒子陳怡碩是六年級生,也是二崁聚落目前惟一一位回鄉工作的年輕人,他也成為澎科大學生的榜樣,陳怡碩目前跟著父親從事傳香工作,他表示有心做就不嫌晚,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年輕人跟他一樣,知道故鄉的好,願意回鄉打拼。

陳小妹妹以清晰流利台語教遊客合唱
圖檔
△二崁聚落昨日農委會水土保局特別至該村辦理「全國大專生洄游農村」活動,由澎湖科技大學年輕學生代表,計劃出富有創意為老聚落的新生產業做行銷傳承,這一群學生於昨日活動中進入褒歌館時,藉由陳小妹妹以清晰又流利的台詞,教導前往欣賞的遊人合唱,現場贏得最熱烈的掌聲。
(圖/文 宋國正)

暑假不回家 駐留菊島的夏天
http://b.share.photo.xuite.net/penghu.d ... 0714_o.jpg
澎湖科大學生以熱血詠唱台灣惟一褒歌與傳香!

 ︻記者楊宜樺報導︼第二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昨︵9︶日下午由澎科大的十位學生在澎湖二崁聚落 初展成果,也為老聚落的文化觀光產業注入新生命!二崁聚落 為全國第一個聚落保存區,保有全國惟一的褒歌文化,實為難得,如何推廣褒歌文化並結合觀光產業永續經營成了重要的課題。藉由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舉辦的全國大專生洄游農村訪視活動,來自科技大學的十位學生與二崁老人家及小孩一同合唱褒歌,展現老聚落新生命。

 澎湖二崁聚落 已有近四百年歷史,目前村裡人口只有五、六十人,多半是老人家,村裡小孩只有五人,洄流返鄉第二代也只有一人。而這群熱心的學生是來自澎湖科大行銷、資管、資工、食品科學等不同領域同學組成的服務團隊,暑假以來駐紮二崁,今天展示第一階段成果,水保局副局長林長立、水保局臺南分局長黃振全親自帶隊前來打氣,為學子熱血勇氣嘉勉。

 這群學生利用暑假駐紮二崁,協助產業科技行銷及閒置空間再生,針對村落荒廢土地,利用在地咾咕石推動新景觀,排出﹁二崁﹂醒目地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仿效聚落裡最老陳家古庴正中央一座永遠停在三點半的時鐘,希望將二崁人凌晨三點半就起床、勤奮唸書打掃的「三點半精神」傳承下去。他們運用所學,為地方產業規劃網路科技時代新行銷平台,並希望能為老聚落的文化觀光產業再邁出一步。

 一整個下午學生們親自導覽二崁社區,以流利深度說故事方式,走訪聚落各家產業,包括在傳香館,帶領手工製香,發揚文創產業的在地互動體驗;在漢藥館,帶領感受二崁先民從事中藥產業的歷程;在褒歌館,帶動民眾一同詠唱,並將澎湖二崁先民數百年來描述生活奮鬥的智慧,與台灣古早語文的特殊文化,以說學唱表現,贏得大家熱烈掌聲。

 這十位學子當中有一位是澎湖在地學生│陳宛婷,目前就讀行銷物流系,在蒔裡長大的她小時候便立志要幫故鄉推動特色物產,其他九位同學則是分別來自台灣各地,為了落實聚落服務整個暑假也都沒有回家,而是選擇留在澎湖奮鬥。

 二崁社區協進會理事長陳榮一除表示肯定以外,也指出他的兒子陳怡碩身為六年級生,是二崁聚落 目前惟一一位回鄉工作的年輕人,目前跟著父親從事傳香工作,希望能將古老產業透過創意新行銷傳承下去,陳理事長表示有心做就不嫌晚,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多年輕人跟他一樣,知道故鄉的好,願意回鄉打拼!

△大專生在二崁活動中心進行成果發表、利用咾咕石堆砌的「二崁」地標、學生帶動民眾一同詠唱二崁褒歌。(楊宜樺攝)

二崁文創產業 小種子
http://b.share.photo.xuite.net/penghu.d ... 9935_o.jpg
△澎湖二崁聚落 近四百年歷史,目前村裡人口只有五、六十人,大多是七、八十歲老人家,小孩只有五人,暑假來了十位大哥哥、大姐姐讓他們好開心,每天跟進跟出,跟著一起拔草、澆花、為地方的環境文創產業共同打拚;閒來陳爰伃小妹妹還會唸褒歌給大家聽,有如二崁聚落 小小解說員,讓這群大哥哥、大姐姐好開心。其中有四位加入在他們的團隊中,昨日第一階段成果發表,四位小朋友有兄妹、堂弟妹都到場,雖然天氣好熱,但今年暑假讓他們過的很充實也很開心︵馮品儒、陳爰伃、馮貽德、馮貽霆左至右︶。︵圖文:莊惠惠︶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二崁陳家大厝古蹟 宗親難忘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11月 5日, 18:48

二崁陳家大厝古蹟 宗親難忘
●陳家大厝據傳石材取自姑婆嶼。(宋國正攝)

牆身石材相傳取自姑婆嶼玄武岩 堅若磐石
 (記者宋國正報導)西嶼二崁聚落,除古厝林立,成為本縣最具特色的村莊之外,其「古蹟」陳家大厝,村民的說法是,建造者為陳嶺、陳邦兩兄弟,因在台南經營中藥致富回家鄉興建的大宅,建屋時年已四十餘歲。其牆身使用之石材,據傳取自北海姑婆嶼上的玄武岩,而表面裝飾精美之木製傢俱也甚講究,設 計建造的師傅為時年21歲的池東師傅。
 二崁村以陳氏為主要姓氏,且為共同先祖之後裔,除民國三十八年遷入少數退伍軍人,居民幾乎都姓陳。陳氏先祖六郎公於宋末首度遷居金門夏興村(古稱下坑)。至明萬曆四十三年下坑十七世陳延益隻身來到澎謀生。屢經遷移,終在二崁定居。以農漁為生,子孫繁衍。該村與鄰村池東陳姓亦為親族,往來甚密。
 二崁村昔日以農漁為生之自給自足式村落。目前外圍遭大片草原包圍,該處草原昔日是農地,因村內人口外流嚴重,人力老化,導致農田逐日荒廢,僅少數勤奮老婦仍保持耕作,廢耕地自由放牧,已取代昔日農耕盛況。
 其次二崁村因缺乏天然良港,船隻須泊外村,故漁業不發達。當地海岸是居民的生活憑藉,每月兩次之大退潮,會有十餘公尺的岩礁海灘出現,礁石夾縫中,藏有潮水攜來之丁香魚、螺、扇貝等,居民拾取出售,是為副業。
 該村因從事中藥材銷售人口很多,是本縣一大特色。據村人的說法是,早期陳氏族人赴台灣作中藥學徒,休假返鄉時再邀族中幼年夥伴同行,顯現親族力量之發揮,也使二崁人陸續赴台從事該業,或為藥商或開藥鋪,蔚成風尚。也因如此,才促使二崁人大量赴台謀生,足跡遍佈於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其中也不乏成就卓越者;陳家大厝的主人,即是經營中藥致富,也導致二崁故里之父老男女對藥理都能略通一、二。
 陳家大宅據文化局資料記載,該宅融合了閩南建築與二崁民宅之特色,雕樑畫棟,甚為精美,陳宅正面三間起,左右兩伸時圍成院落,復另增一個院落,並在第三進做一個擴大的軒,規模甚大。各進的長寬高尺寸,比一般民宅要大許多,蓋求其規模擴大之後的比例勻稱之。牆身使用之石材,據說來自姑婆嶼質甚堅之玄武岩,表面裝飭精美之木製傢俱也甚講究,設計建造為當時年僅21歲的池東師傅。
 陳宅因被列為古蹟,因此近年來屢經大眾傳播報導介紹,加上該村獲准成為聚落保存區,參觀人潮與日俱增,據當地老一輩表示,已失竊不少交趾作品。
 另外,二崁村民宗教信仰中心二興宮主祀邱王爺,相傳原為池東陳氏祭拜之神祇,分靈而至。該村由於農漁業逐年凋零,居民大多為老人,民間信仰並不活躍。正月十五日是主神出巡繞境之日。農曆七月十五日普渡、九月二十八日主神誕辰是較隆重之祭典,惟近年來已簡化舉行。每年例行之冬至祭祖活動,因缺家廟場地,採取輪流制度,由族內已婚之成年男子輪流承辦,輪到承辦者,若身在台灣或外地,也須趕回故鄉辦理。主辦人必須備足牲禮、酒席在家中宴請族人。
二崁古聚落人口外流嚴重 耆老感嘆
 (記者宋國正報導)早在清朝同光年間即開始有人外移的西嶼二崁聚落,雖然早期外移人口中,根留二崁之人仍佔多數,無奈隨著時代巨輪的變遷,除外地出生長大的二崁新生代,逐漸與二崁原鄉脫離關係外,第三代以後的外出人口,對二崁的印象更加模糊了。當地耆老感嘆的說,原本指望獲准成為古聚落保存區會帶動二崁的繁榮景象,無奈至今仍未見外移人口有回流的景象外,每年冬季更呈現一片冷清。
 二崁陳姓耆老感嘆指出,在光復前的二崁聚落人口眾多,但自台灣光復之後,在外地生長大的二崁新生代,卻逐漸與二崁原鄉脫離關係。他們雖然偶而仍會匯錢接濟家中父母,但幾乎沒有人回到故鄉的打算。第三代以後二崁出外的人口,二崁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個祖先曾經住過的地方而已。
 由於當地人口外移嚴重,導致聚落中的空屋日漸增多,一些祖厝也因受到強勁東北季風肆虐開始毀壞,只留下一些老年人獨守家園,使得原本全盛時期三百多人的二崁聚落,淪落至今不滿百人的窘境。雖然如今的二崁已獲准成為古厝的保存區,每年觀光盛季吸引大批遊客蒞村觀看,成為澎湖著名的觀光景點,但因觀光季僅半年的光景,因此至今仍未見外移人口有回流的景況。
 耆老回憶二崁全盛期感嘆說,清朝咸豐年間是二崁陳氏繁茂期 ,因此才真正的集居為「社」,遂於咸豐二年集資創建村民宗教中心的二興宮。雖距今已屆二百多年,二崁陳氏族裔的發展缺乏可供參考的史料,但從二興宮的創建,多少可略窺其蛛絲馬跡。因為早期看天吃飯的澎湖地區,災荒不斷、民生困苦,若非二崁在清咸豐二年有雄厚的資金,如何興建村廟二興宮。
 耆老又說,從先人口中得知,咸豐以後,二崁人口逐漸增多,以致農、漁收獲不足糊口,因此從同治時代起,陳氏族人才開始外移台灣本島謀生。根據「二崁陳氏族譜」的記載,從光緒到民初,就有上百的陳氏裔孫移居嘉義、台南和高雄、屏東等地,這些從二崁外移的人口,多數從事中藥材生意。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澎湖二崁杏仁茶 香濃養生在地味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12月 4日, 22:49

澎湖二崁杏仁茶 香濃養生在地味
http://www.ntdtv.com/xtr/b5/2012/12/02/ ... 91%B3.html
圖檔
【新唐人2012年12月02日訊】社區廣角鏡(269)澎湖二崁村這個地方,不僅保存著百年建築,還有三寶之一的杏仁茶。香濃養生的杏仁茶,一直遵循古法製作,祖輩傳下來的挑選杏仁的秘方,結合了南北杏仁的特點,搭配恰到好處,經過一輩又一輩的承傳,沉澱出的濃香始終讓人回味無窮。

杏仁茶業者老闆娘 溫幸惠:「澎湖二崁有三寶,海翁娶丁香做某,杏仁做茶人稱讚,古厝古巷聽講古。」

老闆娘唸的打油詩,充分體現澎湖二崁的在地風情, 當中提到的這家杏仁茶,是店家遵循古法製作,喝過的遊客都讚不絕口。

遊客:「喝起來就是比較順口,比較天然的感覺,喝完後會有餘韻,就是那種香氣。」

遊客:「就是像一般台灣夜市的杏仁茶都是有那種香精味很重,那這個是很香濃的,感覺是很營養的。」

澎湖在地民眾:「那喝過別的地方的(杏仁茶) 還是覺得比不上這邊,因為這邊的杏仁茶可以喝到最純的杏仁味,所以就上癮了。」

業者說,因為祖輩從事藥材買賣生意,具備許多中藥知識,對於如何挑選杏仁,也有家傳秘方,尤其是如何將南北杏仁各自的屬性搭配至完美比例,更是最高機密。

杏仁茶業者陳進時:「杏仁本身有分為南杏仁與北杏仁之分,南杏仁又稱甜杏,味道甘甜,但對身體的養身效果比較沒有,北杏仁略帶微苦,但對身體比較有養生的效果,我們利用南杏仁與北杏仁調合在一起,就能做出很好喝,又有養身效果的杏仁茶。」

民眾來到澎湖,除了玩水上活動外,不妨前往二崁村,看看在地的文物文化,逛纍了,也可以來一杯循古法製作、滋補養身的杏仁茶。

新唐人亞太電視葉錫鴻、陳映甄台灣澎湖報導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居民的保守與平凡 造就今日二崁的不平凡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12月 24日, 17:38

居民的保守與平凡 造就今日二崁的不平凡
圖檔
●二崁的保守,傳統與平凡,卻是今日二崁「不平凡」的主因。
前言:文建會列為聚落保存的西嶼二崁村自古先主就以藥材批發聞名,材足跡遍佈東南亞、中國大陸本地,至列入古聚落保存區後,積極修復古聚落相關風貌,並由住民自發性組織二崁聚落保存區發展理事會,發掘地方文化,重現先人生活的古風貌,並不時有創意巧思產品問世,也讓二崁成為澎湖重要的觀光景點。
陳家為第一大姓 全村即為宗族
 二崁村以陳氏為主要姓氏,且為共同先祖之後裔,除民國三十八年遷入少數退伍軍人,居民幾乎都姓陳。陳氏先祖六郎公於宋末首度遷居金門夏興村(古稱下坑)。至明萬曆四十三年下坑十七世陳延益隻身來到澎謀生。屢經遷移,終在二崁定居。以農漁為生,子孫繁衍。該村與鄰村池東陳姓亦為親族,往來甚密。
 二崁村昔日以農漁為生之自給自足式村落。目前外圍遭大片草原包圍,該處草原昔日是農地,因村內人口外流嚴重,人力老化,導致農田逐日荒廢,僅少數勤奮老婦仍保持耕作,廢耕地上之自由放牧,已取代昔日農耕盛況。其次二崁村因缺乏天然良港,船隻須泊外村,故漁業不發達。當地海岸是居民的生活憑藉。每月兩次之大退潮,會有十餘公尺的岩礁海灘出現,礁石夾縫中,藏有潮水攜來之丁香魚、螺、扇貝等,居民拾取出售,是為副業。
 該村因從事中藥材銷售人口很多,是本縣一大特色。據村人的說法是,早期陳氏族人赴台灣中藥學徒,休假返鄉時再邀族中幼年夥伴同行,顯現親族力量之發揮,也使二崁人陸續赴台從事該業,或為藥商或開藥鋪,蔚成風尚。也因如此,才促使二崁人大量赴台謀生,足跡遍佈於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其中也不乏成就卓越者,陳家大厝的主人,即是經營中藥致富。也導致二崁故里之父老男女對藥理都能略通一、二。
 據文化局資料記載,陳家大宅融合了閩南建築與二崁民宅之特色,雕樑畫棟,甚為精美,陳宅正面三間起,左右兩伸時圍成院落,復另增一個院落,並在第三進做一個擴大的軒,規模甚大。各進的長寬高尺寸,比一般民宅要大許多,蓋求其規模擴大之後的比例勻稱之。牆身使用之石材,據說來自姑婆嶼質甚堅之玄武岩,表面裝飭精美之木製傢俱也甚講究,設計建造為當時年僅21歲的池東師傅。
 陳宅因被列為古蹟,因此近年來屢經大眾傳播報導介紹,加上該村獲准成為聚落保存區,參觀人潮與日俱增,據當地老一輩表示,已失竊不少交趾作品。
 另外,二崁村民宗教信仰中心二興宮主祀邱王爺,相傳原為池東陳氏祭拜之神祇,分靈而至。該村由於農漁業逐年凋零,居民大都為老人居多,民間信仰並不活躍。正月十五日是主神出巡遶境之日。農曆七月十五日普渡、九月二十八日主神誕辰是較隆重之祭典,惟近年來已簡化舉行。每年例行之冬至祭祖活動,因缺家廟場地,採取輪流制度,由族內已婚之成年男輪流承辦,輪到承辦者,若身在台灣或外地,也須趕回故鄉辦理。主辦人必須備足牲禮、酒席在家中宴請族人。
二崁「四房」的由來
 二崁村和澎湖一般聚落一樣,居民來自福建金門(夏興),絕大多數皆靠旱田耕作、淺海捕魚等採集經濟糊口,而形成一個少見獨立的單姓村落,全村居民都屬同一血緣(姓陳)。因此村中甲頭的劃分也以「房份」為依據,此為二崁「四房」的由來。
 二崁不僅全村姓陳,居民多數皆坐西朝東而聚。聚落中的住宅單元由一些寬窄交錯的巷道串連成習稱「梳式佈局」的類似棋盤格的配置。民宅正門前的巷道(俗稱門口路)通常較寬,每戶依基地的大小自行留設,除了連繫鄰戶的大門之外,還要考慮到自家婚喪活動時出入的寬度。側面的巷道俗稱「巷路」,依據澎湖民間習俗,相鄰的兩戶必須協商,各在自己的土地留設約一尺半的寬度(合共三尺),做為聯絡前後的輔助性通道。並列成排的住宅,每一家的子孫巷的「巷門」通常都位在同一條平線上,做為居住單元之間的內部連繫通道。
 由於民宅多採同向配置,所以正門多面對前一排居住單元的背面,因此後排房子的基地定要高過前一排,以便合乎住宅正身間的祖宗,神明不能被前面的屋頂擋住的風水觀念,而形成漸次昇高的側面景觀。二崁聚落住宅單元前後對齊、左右併列的整齊配置,使得各家戶之保持著相當暢通的連繫動線,尤其是各戶的「巷門」(側門)因為位置接近廚房、儲藏室和正身前的抱廈(亭下),而成為服務性動線的主要孔道,而且巷路是聚落中最陰涼的戶外空間,各家主婦常在門口閒話家常或做家事,所以「巷子頭附近的巷道」即成了各家戶之間最重要的社交管道。
環村草原景觀 絕佳遊牧場所
 西嶼二崁聚落四周廣大的高地,因氣候乾燥、多風、缺水,植物以耐風低矮的草本植物為主,配合著方山台地地形而構成綿延之草原景觀,為一絕佳的放牧場所,也是二崁最主要的視覺景觀。
 數十年來,二崁村民從事的一直是傳統的生計活動,在廣大的崗丘草原上常見到放牧的牛、羊,有的啃草、有的喝水、有的佇立沈思,有的引頸高吭,這就是二崁的「牧」…,在離聚落較遠的「作山」區,從事以甘藷、高梁、粟、黍為主的粗放農作,在「宅內」從事以花生、蔬菜為主的精緻農作。這就是二崁的「農」。因為沒有新的產能技術引進,人口又不斷的外流,自然資源也逐漸枯竭,以致二崁的產業活動日趨式微。極目四望,崗山草原上這一塊昔日「作山」的寶地,或廢耕、或休耕、怒放的天人菊,蔓生的雜草,漫天飛舞的蝗群「作山」劃下了休止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成了往日的記憶,「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有時無人問,為著顧一頓」農村曲已漸遠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也只能成為長輩「訓儉示康」中的庭訓教條。
 空有廣大的產業空間,郤沒有相對的產業人口、產業組織和產業技術,因此,二崁居民一直生活在一個停滯成長的空間,當唯一的產業空間遭受到負面投入或衝擊時在產業的利空之下難免長黑。
 但是二崁的保守,傳統與平凡,郤是今日二崁「不平凡」的主因。 八十年代,以保存古蹟為主來推動觀光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二崁傳統的古厝、傳統的北作、漁作、宗廟祭典,在地方特有文化意識漸受矚目的潮流中,竟贏得了各方的青睞,被相中為「聚落保存」的地點。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Erkan Historical Village in Siyu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12月 31日, 09:52

Erkan Historical Village in Siyu
圖檔
古厝化妝師,二崁好藝術。

When you walk along, you appear to have passed through a space-time continuum and landed on traditional housing built by masonries and red tiles. What is below your foot is not tarmac road, but the traditional masonries. Erkan Village, a government-designated traditional and protected habitation area, is the island's first traditional and protected habitation area. Today, Erkan Village still keeps its ancient old tradition and cultures as well as spirits of exploring footmarks of the Han people.

Region:Siyu Township
Address:No.14, Erkan,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西嶼二崁創意商品遠近馳名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3年 1月 3日, 23:21

西嶼二崁創意商品遠近馳名
已成為地方文化產業創業商品
 (記者宋國正報導)西嶼二崁推出的傳香,不僅具有驅蚊、鎮煞、避邪等功用外,亦為地方帶進觀光收入,廣受市場喜愛,成為二崁聚落最具創意巧思的產品,村民希望成為觀光創意商品。
 昔日以藥材運送兩岸各地聞名的西嶼二崁古聚落保留區,新近發揮先人的智慧,以澎湖傳統植物研發「二崁傳香」,不僅為天然驅蚊環保產品,同時配上傳統舢舨船底座造型,成為地方文化產業的創意商品,也為澎湖帶來特色觀光產業收入。
 西嶼二崁自古先祖就以藥材批發聞名,並具有中醫藥材常識,運送藥材足跡遍布東南亞、中國大陸等地,民國83年行政院將二崁列入古聚落保存區,積極修復古聚落相關風貌,並由住民自發性組織二崁聚落保存區發展理事會,發掘地方文化,重現先人生活的古風貌,並不時有創意巧思產品問世,也讓二崁成為澎湖重要的觀光景點。
 二崁村推出以澎湖三寶「山芙蓉」、「天人菊」及「野艾草」製作的二崁傳香,理事長陳榮一表示,以先人驅蚊的方法,只取莖葉,不傷其根,同時根留原地,花開不採,將莖葉研磨成粉,以雙手搓成柱香,燃燒出來的香味可以驅蚊,還有鎮煞、避邪等功用,不僅環保,同時也是古意盎然的創意產品,而且強調純天然植物,相當具有環保概念。
 另外由於配合地方特產的發展,二崁聚落保存會也研發以「高嶺土」捏製傳統的「大目船」,及昔日海洋交通用具「舢舨船」,加以彩繪之後成為傳香的底座,讓二崁傳香改裝上市,廣受市場喜愛,常在地方各重要節慶應邀參展,已發展成最具地方特色的觀光商品,成為二崁的代名詞,也是鄉土情、環保心的最佳表現。

澎湖二崁聚落 文化傳香
http://tw.news.yahoo.com/%E6%BE%8E%E6%B ... 41820.html

議會考察西嶼二崁聚落保存區
http://b.share.photo.xuite.net/penghu.d ... 8718_m.jpg
︻記者莊惠惠報導︼為瞭解歷史傳統特色建築與休閒觀光推廣行銷,議會定期會31日下午議程來到西嶼二崁聚落 。

昨日下午由縣長王乾發率副縣長呂永泰及各局處主管陪同,參與考察包括議長劉陳昭玲、副議長藍俊逸、議員鄭清發、胡松榮、黃春燕、吳文相、成萬貫、魏長源、許月里、李添進及葉明縣等,共同前往二崁,深入瞭解在地居民如何運用地方特色來行銷休閒旅遊及文化觀光。

王縣長表示,澎湖擁有國際級的美麗海灣,渾然天成的玄武岩壯麗景觀,更讓澎湖擁有「上帝的石雕公園」之美譽,而西嶼二崁古厝則是國內少數完整保存的傳統聚落,他也鼓勵在地居民,多瞭解歷史的文化及先民的智慧,並善用地方資源,培訓文化人才,讓二崁聚落 成為遊客們前來澎湖體驗異地文化生活著名的遊憩據點。

劉陳議長指出,此次至西嶼鄉進行考察,是希望能實地瞭解在地居民共同努力推廣文化休閒觀光的情形。

議員李添進表示,西嶼很多地方很漂亮,期藉由這個縣府及同仁的考察也能知道澎湖這些私人景點,尤其有來自台南的一對夫妻在這裡開發,期讓遊客、民眾知道這裡的美;另外,對於在二崁民宿對面的幾支電線桿電線露在外,他也建議可利用颱風天台電報修時,一起來將這裡改成地下化,也不致影響景觀的美。

議員許月里表示,西嶼二崁陳家古厝 ,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讓人﹁足甘心﹂的是許先生是前縣長賴峰偉的朋友,來澎湖做日本料裡,因只有半年的時間,他發現到澎湖真的很美,特別選陳家古厝 來停留,將這裡的樹木整修的很好,從這裡可以看到二崁的古厝及地方特色,也希望大家能經常造訪,體驗當地特色文化,帶動地方文創產業發展。

△府會昨日下午考察二崁聚落 保存區,對於地方的打點讚賞有加。︵莊惠惠攝︶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六星級公廁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3年 1月 13日, 18:41

西嶼二崁旅遊新利多
圖檔
澎管處斥資興建 六星級公廁正式啟用
●六星級廁所。(洪添鋆攝)
 (記者洪添鋆特稿)西嶼一向是澎湖旅遊最重要的地方,鄉內的西台、東台、東昌、二崁古厝、燈塔、鯨魚洞,每年都吸引無數的遊客前往參觀。其中二崁古厝近幾年在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銳意經營下,不但充實各項軟硬體設施,更加強行銷,所以成為目前澎湖相當「夯」的景點之一。尤其是秋冬期間,遊客無法出海,古蹟、文化之旅成為主要行程,二崁古厝即順勢成為「最佳主角」。據悉即使是冬天,假日時,一天曾有近10部遊覽車進入,把腹地不大的二崁擠得水洩不通。
 之前的二崁,原來的停車場離社區尚有一段路,且未建公廁,所以觀光客深感不便。去年中,澎管處徵收社區旁土地,並斥資千餘萬,闢建一座停車場及公廁,同時將附近空地綠美化,不但停車方便,且觀光客可就近如廁,可說是十分方便,社區民眾及觀光客都同聲說「讚」。尤其為了配合二崁古厝的造型,澎管處特別不惜鉅資,聘請國內知名的建築師設計,而承包商為了要使該建築物盡善盡美,也遠從金門請來資深的匠師操刀。據了解,這座古色古香的公廁,除了外觀獨特外,內部的各種設施也都依政府最新標準施工,承包商可說是做虧本生意。
 二崁另值得介紹的一個「私房」景點,係一位馮姓先生,用早年從海邊撿回來的石老石古石所「包砌」的兩面牆壁及用玄武岩片所砌的矮牆。馮先生早年在台灣從事建築業,之後為了照顧高齡雙親,才回到二崁,由於本身的興趣及專長,所以利用工作之餘到海邊撿石老石古石,再用「包砌」的方式把舊有的牆壁抽換掉,成為具有特色的牆壁。此外,他也把屋前的矮牆貼上玄武岩片,再擺上數十具石磨、石食槽,再加上他多年所蒐集不同造型的珊瑚礁,值得細細品味。
 澎湖進入秋冬之後,季風逐漸強勁,觀光業自是受影響,但若能加強藝文、懷舊、古蹟之旅,說不定可吸引更多中高齡、銀髮族利用秋冬來澎湖旅遊。而二崁在政府及社區民眾的努力經營之下,已經打出不錯的知名度,觀光客也日漸增加,對促進地方繁榮有絕對正面的幫助。惟目前社區內尚有若干空地或因乏人管理,以致看起來非常荒涼與髒亂,亟需改善。同時,有些賣場的設備過於簡陋,很難吸引遊客駐足。一顆明珠若蒙上一層灰塵,導致其價值跌落,實係可惜,二崁社區的領導幹部、意見領袖,不妨登高一呼,以自身之力,若不足再尋求外援,讓社區內環境更上一層樓,如此二崁的發展一定如虎添翼。

澎管處推廣文化觀光、二崁聚落公共建設亮眼

︻記者莊惠惠報導︼澎湖漁翁島是澎湖旅遊重鎮之ㄧ,位在西嶼鄉內擁有豐富多元的旅遊資源,有軍事文化史蹟、傳統民俗聚落、多樣性的海岸地質景觀、美麗的貝殼沙灘,並保留了傳統元宵節慶活動。著名景點如西嶼西臺、西嶼東台、東昌營區、二崁古厝、外垵漁翁島燈塔、小門鯨魚洞 等。遊玩西嶼不但能體驗當地文化、觀賞奇麗的柱狀玄武岩,黃昏時刻還能停駐在海邊踏浪或坐在潔白的貝殼沙灘上,欣賞台灣海峽夕陽彩霞,享受美麗、浪漫的詩畫情境,忘卻一切煩憂。其中又以二崁傳統聚落在近幾年來經由各級公、私部門合力經營下,聚落風貌煥然一新,已成為想來澎湖體驗異地文化生活著名的遊憩據點。

澎管處制定了﹁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刻於100年間完成﹁西嶼二崁傳統聚落特定區都市計畫﹂公園用地取得,以社區長遠永續發展做出考量,融合當地人文景觀進行設計規劃。投入公共預算興建完善的停車場、植栽美化設施,同時選用當地特色的咾咕石牆身、閩南古式建築的興建公廁建築、為純樸的二崁聚落 增添完善觀光硬體設施︵如圖︶。

澎管處表示:目前二崁公園新建及綠美化等建設均已完成,遊客來到了古厝聚落,可品嚐風茹茶、二崁杏仁茶、土豆粿等特色美食,體驗褒歌詩句、二崁傳香等地方文創產業之外。同時歡迎遊客參訪這座具閩南古式建築公廁,使用各項貼心設施服務,駕駛朋友們也能充分利用公共停車空間,共同維護社區行車秩序,一起融入二崁聚落 的寧靜古樸氣氛。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金瓜粿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3年 12月 28日, 20:05

【美食新聞】澎湖二崁金瓜粿 四彩顏色真亮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TsDpR8SW6M
圖檔
【美食新聞】澎湖二崁金瓜粿 四彩顏色真亮眼(NTDAPTV) http://ap.ntdtv.com/ 在澎湖西嶼鄉二崁村,有一家賣金瓜粿的店家,製作出四種顏色的金瓜粿,到底不同顏色的­滋味如何呢?【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6月20日訊】

金瓜粿業者 小滿姐:「做出古味金瓜粿 誠心請你入內坐 吃粿配話風茹茶。」

小滿姐唸的打油詩,體現澎湖二崁人的熱情,其中的金瓜粿,吃起來滋味如何呢?

遊客:「仙人掌這個比較好吃,因為這個是他們這邊的特色啊。它裡面就是有一股小時候傳­統的味道。」

澎湖在地居民:「我比較喜歡紅色的,因為它顏色比較鮮豔,而且看起來比較新鮮。」

美麗的外皮,是用天然食材染色而成,當初只有黃色的南瓜口味,之後想出另外3種口味。

金瓜粿業者 小滿姐:「把仙人掌榨的汁,如果來做金瓜粿,也很漂亮。冬天到了,去海邊撈海苔,綠色­的,又想拿回來做做看。有一天我婆婆從田裡拿紫色的地瓜回來,揉一揉就覺得不錯,就這­樣四色定型。」

四色金瓜粿除了亮眼的外表外,內餡由竹筍、香菇與肉臊而成,也是吸引人的地方,有空來­到澎湖的二崁村,不妨品嚐 一下不一樣的在地小吃。【好樣!Formosa_帶您看見台灣的美好】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上一頁

回到 人文風情Culture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