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牛心灣日造彈庫

牛心灣日造彈庫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0年 10月 22日, 07:25

牛心灣日造彈庫 列縣定古蹟
圖檔
︻記者黃政義報導︼位於西嶼鄉牛心灣營區內的日造彈庫││清涼彈藥本庫,已經澎湖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指定為﹁縣定古蹟﹂,澎湖防衛指揮部也確定在明年元月即可以撥交這一座已經不再使用的彈庫交由縣府文化局來整修,並作為西嶼鄉軍事文化園區的觀光據點之一;由於﹁清涼彈藥本庫﹂就座落在牛心灣營區內,軍方迄今都尚未對外開放參觀,昨天一睹此一日治時期的彈庫,不得不佩服日軍建造彈庫的用心、宏偉。

清涼彈庫係日治時期由日軍在西嶼鄉建造的彈藥庫之一,除了外貌為鋼筋混凝土所建造外,彈庫裡面完全都採用木製板材所舖設,並與地面隔絕,為﹁無煙火藥﹂的放置所,由庫房旁的一座木製庫門的門板上還明顯的印製著﹁富新第一牧場出﹂︵按:該牧場就位於日本福岡︶,則以証明這一座彈庫係於日治時期所建造的彈庫庫房;據軍方人員表示:清涼彈藥庫係屬﹁地面土窟式彈藥庫﹂,原建於西元1902年︵明治35年︶;在西元1935年︵昭和十年︶及1936年︵昭和十一年︶兩年再分別改建為目前的外貌;而,此一彈庫所存放的彈藥係供應西嶼地區的砲台所需的軍火︵經考証:應是支援西嶼西台 所搭建的砲台︶。

由於砲台的建造通常都是設在敵人較不易發現、人們不容易接近的要塞隱密處,而,彈庫都必需設有通風窗及排氣設備,以維持彈庫室內空氣的對流及溫度的穩定,以免存放的﹁無煙火藥﹂發生意外,﹁清涼彈藥庫﹂都符合存放彈藥的要求,此一彈庫也因此被日軍稱之為﹁清涼火藥庫﹂;至於﹁清涼火藥庫﹂外的警衛室,早已殘破不勘,僅剩下水泥製的外牆,且此一彈庫已不再使用,駐防的部隊亦無派員駐守。

澎湖防衛指揮部指出:﹁清涼火藥庫﹂早已不再使用,在年久失修下,彈庫的庫房有一部份的屋頂已經破損塌陷,甚至有外牆出現了裂痕,若交由地方政府為維護,有必要即早進行修護,免得這一座﹁縣定古蹟﹂會真得成為歷史。

圖說:軍方決定釋出西嶼牛心灣營區內的日造彈庫││清涼火藥庫給澎湖縣政府作為﹁軍事文化園區﹂的一部份。(黃政義攝)

澎湖日據彈藥庫 發展具觀光價值

︻記者莊惠惠報導︼﹁銅牆鐵壁彈藥庫﹂位於澎湖西嶼鄉東台牛心灣,是日據時代留下的軍事設備,具有歷史意涵及價值,已於九十九年七月列為﹁縣定古蹟﹂,但因位於營區內,民眾要參觀仍需要申請才能進入。

牛心灣附近之陸軍部隊駐地現存3座日據時期建築物,地下洞窘式彈藥庫、清涼彈藥庫建築主體,包括營舍、觀測台等,3內壁由一塊塊銅片以鉚釘及壓條鑲嵌而成,內有氣密窗、外部有通氣管、入口為2道鐵門設計;有濃厚的實驗性質,為澎湖軍事文化設施之重要一部份,建築史價值極高,具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台北藝術大學 楊仁江教授表示,銅牆鐵壁彈藥庫應為日據時期彈藥庫1902至1908年所建,主要作為提供早年澎湖砲臺火砲永久儲存無煙火藥運用;庫中設計功能,主要保持彈藥囤儲於恆溫、恆濕,確保素質,其中庫內包銅皮包覆工法,目的在消除庫房可能產生之靜電;另圓型窗戶小掛勾,判為吊掛溫濕度計使用,亦即無須開啟氣密門,即可觀察室內溫度及庫內動態,上高下低進出銅管為調節庫內溫度與進、排氣。

楊仁江並說明,庫內銅片主要是為了避雷,否則遭雷擊時,會爆炸。另外,經調查還有一座﹁清涼彈藥庫﹂,外牆是砌磚,內牆是木板,為防潮地板提高,拱腹還有洞,以強化通風達到防潮目的。

2處的建築年代、建造技術、保存之完整性及種類之稀少性而言,均極具2次世界大戰時期之文化歷史意義,並具建築史、技術史、軍事科技發展等珍貴價值,已通過登入為﹁縣定古蹟﹂。

據了解,國防部、文建會協助澎湖縣辦理後續保存、修復、管理維護工作,將此地納入澎湖縣珍貴文化資產景點資源,營造澎湖觀光重鎮。民眾如果想要進入參觀,因位在營區還得向澎防部、文化局等單位申請,而澎防部還要向國防部提出報告手續繁雜,民眾如要參觀應先向文化局詢問了解。
圖檔
△台北藝術大學 楊仁江教授詳細解說牛心灣﹁銅牆鐵壁彈藥庫﹂。︵莊惠惠攝︶

西嶼規劃為軍事園區
圖檔
新開闢東昌營區更具古早清朝風味
●楊建築師現場解說。(洪添鋆攝)
 (記者洪添鋆報導)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行銷推廣近期將啟動開放的西嶼鄉-西埔山、東台及東昌營區及東台牛心灣「銅牆鐵壁彈藥庫」等據點內之既有歷史建築、軍事設施。昨日先行邀請媒體及旅遊解說協會成員,前往西嶼東昌營區等具有軍事價值的據點,讓參與者體驗所保存、維護的軍事史蹟及要塞地景風貌,進一步將時代變遷而具有重要軍事歷史意涵及價值的戰地古蹟背後所蘊含饒具趣味、健康、休閒、知性的文化與觀光資源結合。該處希望藉由媒體的報導,讓更多的鄉親、觀光客前往參觀、旅遊。
 本次活動澎管處特別聘請學有專精的楊仁江建築師現場導覽,他深入淺出為大家解說各個軍事據點設置的年代、背景,雖說行程緊湊,大家汗流浹背,但楊建築師精闢的解說,讓大家深感不虛此行。
 澎湖自古即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島上有許多軍事設施,尤以日據時代為最,而西嶼的地理位置又係澎湖的「咽喉」,所以最重要軍事設施幾乎路都在西嶼。如眾所周知的西台古堡,以及最近即將加入的東昌營區、東台古堡、西堡壘、東堡壘、銅牆鐵壁彈藥庫,都是值得一遊的景點。
 澎管處希望透過媒體親身體驗,將這些即將開放的西嶼鄉內重要的軍事據點,介紹給社會大眾,並推廣行銷軍事主題式定點之深度旅遊。使前來西嶼的旅客,能從停留一個上午變成停留一天,甚至兩天一夜,以促進西嶼的經濟成長。
 澎管處期待能成功地將區內既有之歷史建築及軍事設施資源轉型為「軍事觀光遊憩化」,並展現有別於金、馬、廈門之軍事史蹟情境渡假區,發揮獨有之「戰爭體驗」遊憩特色。

﹁西嶼東台戰爭導覽園區﹂ 媒體搶鮮體驗
圖檔
︻記者楊宜樺報導︼為推廣西嶼鄉│西埔山、東台、東昌營區及東台牛心灣『銅牆鐵壁彈藥庫』等具澎湖歷史戰地意義景點,昨︵1︶日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邀請媒體朋友共同至西嶼鄉參觀當地所保存之軍事史蹟及要塞風貌,體驗當年烽火歲月下的戰地史蹟風情。

 活動由澎管處副處長謝文達帶領相關人員,並邀請到楊仁江教授帶領媒體記者們詳細導覽西嶼軍事遺基,介紹戰地古蹟背後所蘊含的軍事歷史及建築工法,包含西嶼西堡壘、東昌營區以及最著名的牛心灣﹁銅牆鐵壁彈藥庫﹂等,內容精闢豐富;而這些富含軍事史蹟之魅力景點未來將成為﹁西嶼東台戰爭導覽園區﹂,重現於民眾眼前並開放參觀。

 著名的﹁銅牆鐵壁彈藥庫﹂,位於西嶼鄉牛心灣附近,建於日據時代,做為早期澎湖砲台火炮永久儲存無煙火藥之運用;目前仍留有3座,每座深︵長︶30公尺、寬5公尺、高3.3公尺;此為罕見庫中庫建築,外以石灰及玄武岩塊建造,庫內四周以銅質板片鉚成,內接四處銅管即兩處玻璃氣密窗,由外而內共設有3道門,分別為鐵門、防爆門、氣密門,可見當年彈藥庫設計之警慎考量。

 楊仁江教授表示,位於西嶼鄉東鼻頭震洋遺跡,即島嶼烽煙紀錄片中所敘述之震洋部隊使用的﹁格納壕﹂,目前尚未對外開放;此乃日制時期重要的軍事基地,目前仍為海蛟中隊駐紮,初估格納壕在此地挖掘遺蹟至少有十幾處,每一處壕溝內可停放兩艘震洋艇,在當時以人員搭載船頭250公斤炸藥,沿著所設置的軌道瞄準衝撞向敵軍船艦,被用來進行自殺式攻擊。雖然時至今日已不見當年爭戰之事,但望著狹窄漆黑的洞窟內,彷彿依稀可見當年日軍準備迎向敵艦壯烈犧牲的最後一幕。

 澎管處副處長謝文達表示,目前極力將區內既有之歷史建築及軍事設施資源轉型為軍事觀光用,一旦西嶼東台戰爭導覽園區開放,未來將有望突破北環西嶼半日遊的行程規劃,並以軍事觀光遊憩作為主軸讓觀光客進行深度之性旅遊。
圖檔
△西堡壘砲塔砲座殘跡;虎賁東台部隊、島嶼烽煙紀錄片中所敘述之震洋部隊使用的﹁格納壕﹂楊仁江為大家解說。︵楊宜樺攝︶

澎湖古軍事建築 別具觀光風情
圖檔
●銅牆鐵壁彈藥庫內景。(洪添鋆攝)

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不遺餘力行銷 創觀光新焦點
 (記者洪添鋆專題報導)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自從專攻觀光行銷的張隆城處長到任後,對於行銷澎湖可說是不遺餘力。他曾表示,硬體建設固然重要,但若不行銷,再美好的景區、再精彩的行程,觀光客如果不了解,還是不會去參訪,所以他認為行銷工作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實體建設。
 基於這個理念,所以澎管處最近一年多來,除了繼續進行各項建設外,對於「推銷澎湖」,可說是卯足了勁;不但自己做,更和縣政府、鄉市公所合作,除了向國人推銷澎湖外,對於大陸、日本等具潛力的地方也不放過,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打響澎湖的知名度,以便吸引觀光客前來旅遊。
 尤其澎湖曾被日本政府統治過,幾乎所有軍事設施的建築規格,都和日本國內一模一樣。以砲台為例,據了解,日本國內,北起北海道,南至馬關,只尚存十幾座砲台;而若來澎湖旅遊,只要用一天就可看到三座以上和日本同規格的砲台,所以若能妥善宣傳,澎湖對於日本觀光客,將會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一般而言,澎湖的遊憩系統可分為北海、本島、南海等三大系統,西嶼的旅遊屬於本島的次系統之一,由於先天因素,故本區內的軍事設施特別多。早期這些軍事設施不但造成民眾的不便,更是阻礙地方發展的「大石頭」;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兩岸關係的和緩,這些軍事設施反而搖身一變成為資產,變成發展觀光的利器。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掌握此契機,將保留尚屬完好的軍事設施接管後,延請專家規劃,在不破壞原貌的原則下加以修繕,使之變身成為風景區。
 位於牛心灣營區內的「銅牆鐵壁彈藥庫」及「土窟清涼彈藥庫」即是最典型的軍事觀光園區。這兩座日本政府於二次大戰期間所建的彈藥庫,即使是國軍接收後亦屬於極機密的軍事重地,一直到最近幾年才解禁,並交給澎湖縣政府;唯因位於牛心灣營區內,所以必須經過申請才得以進入參訪。
 「銅牆鐵壁彈藥庫」,顧名思義,其外部除了用厚實的混凝土灌注外,內部的確全係用銅片覆蓋,兩道大門為鑄鐵,而其室內溫度隨時保持18℃,濕度則為60%,對於那些彈藥的呵護程度可見一斑。
 至於「土窟清涼彈藥庫」,其建築結構大異於銅牆鐵壁彈藥庫,其內部係以木材施工,目的是防潮。兩種彈藥庫的建築結構相去甚遠,但共同處則為均十分注重通風、防潮。
 至於「格納壕」,則是當年日本政府作為「震洋自殺艇」停放及保修用的壕洞;日本政府當年分別在望安鄉鴛鴦窟及西嶼牛心灣各建一座基地,而牛心灣基地的規模較鴛鴦窟為大。據考證,牛心灣基地至少有12個壕洞,自殺艇將近50艘。只是這些設備完成後,還來不及投入使用,日本就因挨了二顆原子彈而宣佈無條件投降。
 日本政府當年企圖侵佔全亞洲,因而四處征戰,更把台灣當成跳板,而澎湖的地理位置又可扼守台灣海峽,所以不惜花費鉅資在澎湖建砲台、彈藥庫。所謂「人算不如天算」,狼子野心未能得逞,反而成為至今全世界唯一「吃過」原子彈的國家。而當年準備殺人的設備,今天反而成為幫助民眾賺錢的利器;世局變化有如滄海桑田,令人不勝唏噓。

澎湖銅牆鐵壁彈藥庫 升級古蹟-民視新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gRxaYrx ... re=related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澎湖海事職校參訪銅牆鐵壁彈藥庫及震洋艦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3年 5月 23日, 21:15

澎湖海事職校參訪銅牆鐵壁彈藥庫及震洋艦
http://b.share.photo.xuite.net/penghu.d ... 3450_m.jpg
︻記者莊惠惠報導︼?強化本縣民眾全民國防觀念,建立全民國防共識及激發愛國情操,澎湖海事水產職校特於日昨舉辦本縣軍事古蹟牛心灣海龍蛙兵營區﹁銅牆鐵壁﹂彈藥庫及震洋艦古蹟參訪活動,藉軍事設施及國防文化古蹟等參訪活動培養縣民對參與全民國防事務的興趣,並將全民國防觀念潛移默化於民眾及學子心中,以達到落實全民國防教育之目的。

澎湖海事職校表示,由於澎湖地理位居戰略要地,自古為兵家必爭,荷蘭、法國、日本都曾在此留下爭戰史蹟,各執政朝代亦留下許許多多的軍事設施遺蹟,許多超過百年的古蹟到現在還屹立在風島見證歷史,是國防文化的珍貴資產,也是全民國防教育的最佳教材。

為了讓學生們可以參訪到較為特殊的軍事設施,澎湖海事學校教官特別安排前往位於西嶼牛心灣海龍蛙兵營區參觀﹁銅牆鐵壁﹂彈藥庫級震洋艦古蹟,彈藥庫建築是在日據時期建造,造型及材料都非常特殊,分為內外庫,內庫為純銅打造,故稱﹁銅牆鐵壁﹂;﹁震洋鑑古址﹂乃二次大戰末期,日本發動敢死隊,試圖與盟軍進行最後一搏的﹁震洋特攻隊﹂基地遺跡,參訪時由海龍蛙兵特戰營偵二連輔導長蘇上尉親自對同學們解說,不但讓參訪民眾及同學們大開眼界、讚嘆不已,也讓這群澎湖子弟第一次認識自己故鄉有如此特殊的軍事設施,更能體認到國防的重要性。

此次活動由澎湖海事主任教官高永男、教官王誌豪、教官吳英哲等策畫承辦,本縣民眾及學生報名參訪約有二百餘人,由澎管處、白沙鄉衛生所、澎湖縣學生校外生活輔導委員會、後寮鄉鄉民、澎湖海事職校及馬公高中教職員工生共襄盛舉,帶隊教官除了解說,還帶了獎品實施有獎徵答活動,活動全程寓教於樂,參加民眾及學生可說是滿載而歸。

△澎湖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參訪銅牆鐵壁。︵莊惠惠攝︶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鷓鴣天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4年 5月 4日, 22:02

鷓鴣天
圖檔
銅牆鐵壁

日據時期重固防,牛心灣處變滄桑,
兵工地穴先挖鑿,彈藥空間好貯藏;
營鐵壁,造銅牆,鉚釘片片壓條鑲,
恆溫恆濕風難透,史跡留人說短長!


2014.03.12參加公教退休人員協會舉辦之西嶼鄉旅遊活動,參觀東昌營區西側之東堡壘與西堡壘,并牛心灣附近營區之「銅牆鐵壁彈藥庫」,歸來有感而作。2014.03.13

按:

2010年8月21日聯合報報載‧‧‧銅牆鐵壁彈藥庫,應是日本明治天皇時(約1936年)興建,主要作為提供早年澎湖砲台如:西嶼西台、東台古堡以及五孔頂等火砲永久儲存無煙火藥用‧‧‧為一罕見的「庫中庫」建築,深28.02公尺、寬5公尺、高3.6公尺‧‧‧先鑿出地下穴道,庫外以石灰與玄武岩塊建造,庫內四壁以銅覆蓋,亦即全由一塊塊銅片以鉚釘及壓條鑲嵌而成,內接四處銅管及兩處玻璃氣密窗,另由外而內置有鐵門、防爆門及氣密門等3道‧‧‧庫中庫之設計功能,主要保持彈藥囤儲于恆、溫恆溼狀態下,確保素質,庫內銅皮包覆工法,目的在消除庫房可能產生之靜電‧‧‧堅實程度被稱之為「銅牆鐵壁」‧‧‧

說短長此作講論是非也

圖:上為外觀,下為內部(照片摘自聯合報記者許玉娟)

《銅牆鐵壁彈庫》
‧現址經澎湖縣政府於99年3月委由台北藝術大學楊仁江教授勘察考究,此V22、V23彈庫考證約為1936年所建,主要作為提供早年澎湖砲臺(西嶼西臺、東臺古堡,五孔頂…)永久儲存無煙火藥用。
‧彈庫已移交澎湖縣文化局列入古蹟類文化資產存管與定期維護。
‧彈庫建築於台灣地區,僅見於澎湖牛心灣營區,計有相同型式3座(編號V21、V22、V23),每座深(長)28.02公尺、寬5公尺、高3.6公尺。
‧為一罕見『庫中庫』建築,庫外以石灰與玄武岩塊建造,庫內四周以銅質板片鉚成,內接四處銅管及兩處玻璃氣密窗;另由外而內置有鐵門、防爆門及氣密門等3道。
‧庫中庫之設計功能,主要在保持彈藥囤儲於恆溫、恆濕下,確保品質;其中庫內銅皮包覆工法,目的在消除庫房可能產生之靜電;另圓型窗戶上小掛勾,研判為吊掛溫濕度計使用,無須開啟氣密門即可觀察室內溫度、濕度及庫內動態;上高下低進出銅管為調節庫內溫度與進、排氣運用。
圖檔
圖檔圖檔
圖檔
ref:陳成邦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penghuu ... 016627416/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人文風情Culture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