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西安村

西安村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3年 4月 16日, 14:47

望安離島西安村 19古地名皆有典故

 (記者宋國正報導)離島望安鄉之西安村,村內擁有十九古地名至今留存,其中以「三溫」因平日人至,盛產螺貝及「白底」聞名全島,除漁人可安全無虞夜宿石礁之外,至今亦流傳一首情歌在島上傳唱。
 西安村在望安島的西南部,東與東安村毗鄰,南岸面臨沙垵仔口海域,西岸為土地公口海域,北則臨花宅仔溝(西安水庫),與中社村交界。
 西安村和東安村原為一個聚落,至民國三十五年始分為二村,初名西望安村,旋再易名為西安村。
 西安地名:(一) 前寮指西安村落的東南部,東與東安村的「山寮」為界,住戶較疏落,但天后宮位處其西南隅,地位堪稱重要。(二)後寮位於西安村落的東北部,東隅山頭仔頂,南毗鄰中街仔,而與東安村為界。此地應為西安村居民移入較晚的地區之一,以吳姓佔多數。吳府宮位處該聚落北部。(三)西埔在西安村的西半部,範圍佔該村大半,亦為人口較集中的地方。又分頂西埔(北面)和下西埔(南面)。(四)頂田仔指西安村落的北端,即後寮及西埔以北地區,住屋較為疏落,有部份且係後期興建者。(五)白山頭仔介於前寮與東安村兩地間的小丘。據地方父老稱,昔時該丘原較高,丘上並為建築物,為附近孩童嬉耍場地,有時在該處灌蟋蟀,會發現地面有疑似人骨露出。台灣光復以不久,望安鄉衛生所將山丘剷平,興建員工宿舍。據說曾有附近居民於夜晚目睹一道白色磷光飛入宿舍中。民國六十年代,員工宿舍重建,將該地再夷平後,便不再有此現象發生。一般推測,該丘地勢較高,可充制高點,或許明末天啟年間,荷蘭人進據澎湖時,曾在該處發生激戰,戰死者屍骸即就地掩埋,故有骸骨堆出現。(六)沙垵仔口指網口西方的「風平」以東,橫寬約250公尺的沙灘,是山寮漁民的出入海口。(七)井仔腳在天后宮南方,該處為東西橫亙約300公尺的白沙灘,因附近淺水井遍佈(約有將近二十口,多位在圍仔內),故名謂「井仔腳」。井仔腳前有一礁石名「烏坪」,因冬季時偶有烏魚群聚該處而得名。(八)水雷港仔原名「蛇舌層滬仔」,位在井仔腳西方,鼻尾以東的一處略呈弧形的淺灘,其岸為沙灘,伸入海中則為淺礁。據地方父老稱,日治末期該處曾被發現有一枚水雷(魚雷),可能係自日本艦艇上遺落海中,再迭遭海浪沖刷上岸,該水雷曝於該處多年,至民國四十年代,始經人妥慎拆卸處理,而此處便被村人改稱為「水雷港仔」。(九)鼻尾又名「紅杉坪」,在水雷港仔的西端,順著弧形淺灘逐漸向西南延伸,呈尖鼻狀入海,故稱「鼻尾」。該處被劃入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殊為不當,因全屬海蝕平台,綠蠵龜根本不可能由該處登岸產卵。過鼻尾往西即為瀨灣。(十)瀨灣位於望安島的西南方,即鼻尾西方一處綿延長度約400公尺的弧狀細白潔淨沙灘,因海岸附近礁石生密佈,海浪沖激使該處水流甚急,故稱瀨灣。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3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人文風情Culture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