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澎湖海洋文化 展現先人智慧

澎湖海洋文化 展現先人智慧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0年 3月 19日, 00:13

澎湖海洋文化 展現先人智慧 2010-02-21

(國語日報/趙瑜婷)
「咦,這一格格的『蜂巢』是什麼?」搭小飛機來到澎湖,接近上空時,乘客看到島嶼上一大片規則排列的屋子,奇怪的是,它只有牆,沒有屋頂,再仔細看,裡面沒有住人,卻種滿菜,「這是『菜宅』,專門為菜建造的屋子啦!」駕駛說:「把這些牆連接起來,據說比萬里長城還長呢。」

 澎湖海風強大,居民擔心蔬果會被海風中的鹽分給「鹹」死,因此用石頭堆成圍牆,甚至裝上門,保護作物不受風寒。但這種「菜宅」不是一般菜圃,除了種植零星的花椰菜和胡蘿蔔外,其實還負責培育一項非常重要的作物││地瓜。沒有它,當地人無法填飽肚子,澎湖只是無人居住的荒島。

 「澎湖雨水少,只有旱田,無法種稻。」文史工作者林文鎮說,澎湖土壤貧瘠,花生和高梁的產量少,不足以維生,因此營養分量足夠的地瓜,成為當地最基本的糧食主力。

 然而,地瓜苗從哪裡來?如果從臺灣運送,海路遙遠,早就變成「地瓜乾」。林文鎮說,只有在冬天建造菜宅,大量培育地瓜苗,才能趕得及在春夏播種,秋天有好收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澎湖人把菜宅看得比土地還重要的原因。」

 澎湖資源缺乏,對外貿易的船隻,擔負生活用品的補給重任。走進澎湖生活博物館大廳,矗立一艘一層樓高大船,「如果把帆揚起來,會有五層樓高。」造船師傅韋慶陽按古法,以一比一比例建造這艘清朝時航行於沿海的中國船,考據精細到他還找來植物「薯榔」,榨汁染帆布,染色帆布泡海水不易腐爛,很耐用。

 「在澎湖,這類貿易船隻叫『透西船』。」澎湖縣文化局博物館課課長王國裕說,從字面可了解,當時澎湖大多和西邊的中國福建做貿易,運來福杉、洋蔥、麵線等物資。但也有些船會往東行駛,到臺灣做生意。

 王國裕說,煤炭正是臺灣提供的重要商品,澎湖人以前只能以牛糞或銀合歡當燃料,但數量不多,亟需進口。不過,當地人也會利用現有資源自力更生,做商品輸出,魚乾就很受歡迎,碎珊瑚燒成的石灰更是極佳建材。

 日治時期,透西船逐漸被有動力的機殼船取代。韋慶陽說,早期沒有先進偵測設備,帆船只憑風力行駛,風險大,因此,船上都有特殊記號或圖騰用來趨吉避凶,像船首會畫眼睛,小漁船都是眼珠向下,表示要尋找水底魚兒;透西船是眼珠向上,代表遠洋航行要看天氣。這類遠洋船船尾還會有泥鰍塑像,據說大鯨魚看到牠會怕,就不敢搗亂撞船。

 回到更早,沒能力打造船隻時,澎湖人如何靠大海維生?生活博物館以模型重現三百年歷史的「石滬」。王國裕說,澎湖共有四五千座石滬,是利用漲退潮落差,誘導魚兒進入陷阱的漁獵方法,雖是被動式等待,但早期漁獲量充裕,有時一個晚上一座石滬有上百斤魚擱淺,黑夜中石滬一片銀亮,魚多到人都沒有立足之地,「賣完可蓋一棟房子」。

 然而在石滬工作並不輕鬆,林文鎮說,潮汐不定,半夜就要開始巡視,一有魚就得趕緊打撈,以免發臭,但夜晚視線不佳,常不小心跌落海中或被浪捲走,有時甚至會遇到沙魚或魟魚攻擊。尤其,魚兒在風平浪靜的夏天不會進石滬,通常是在冬天,為避風覓食才進來,漁民也得忍受寒冷的水溫,與牠們搏鬥。

 林文鎮說,建造石滬不容易,須衡量水溫和潮汐,最長要花十幾年才建好。但近年在遠洋濫捕下,專撿漏網之魚的石滬因收成差,也逐漸荒廢,目前只剩吉貝還保留四十多座,由林文鎮等人幫忙維修。他希望大家參觀完博物館後,也能親自走訪大海,從深邃如寶藏的石滬風景中,體驗澎湖獨有的海洋智慧。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建築地景之美Landscape architecture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