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聚落與建築

聚落與建築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09年 10月 6日, 07:35

聚落與建築

澎湖群島是由近百個大小不同的島嶼組成的島群,由於東北季風強烈及與水源缺乏,澎湖聚落的分佈多位於地勢比較低窪的背風處,也就是多在朝南或向西的坡地,藉以躲避東北季風,取水也較為方便。(圖片說明:澎湖聚落傳統建築)
圖檔

澎湖的海岸多彎地形,早期依靠風帆航行的時代,都可以直接作為小型漁船停泊的天然屏障,先民「依水為家」,許多地名都有一個「港」字,「港」在澎湖意指可供船隻進出的港口或水道。例如:「沙港」、「港仔」、「鎖港」,瓦硐又稱「巷港」,講美舊稱「港尾」,許家稱為「港仔尾」,成功稱為「港底」。「港」也成為澎湖地名上的特色。

其次,澎湖的聚落內部還可以分成數個單元,一般而言稱之為「甲頭」。例如許家村居民都源自金門後浦五十郎公派下,分屬於兩個房派許家村,內部可分為三個小單元-頂社、下社和山尾。其中,下社還分為西甲、中甲與東甲。村落內部的建築除了居住單元之外,廟宇及宗祠是較為常見的。以漁業為主的村落,還可以看見魚灶的設施。廟宇是聚落的核心,澎湖各地的廟宇對其社里而言除了保佑居民平安之外,居民相信宮廟內之「主公」及其它神明以及五營頭、辟邪物等構成一個超自然防禦體系,使得居民免於遭受鬼魅邪煞之迫害。而宗祠則為同姓族人祭祀祖先、「敬宗收族」精神象徵。

再從聚落內部的居住單元而言,澎湖地區的居住單元形制多半是四櫸頭,少有多進或多護龍式的大院落出現。許家村以及西吉村等地中雖見有單護龍的變形特例,但是這種形制的建築愛澎湖極為少見。基本上澎湖各地的聚落是一個以四櫸頭居住單元為基本組合單位的集居群。其中,許家村下社建築群整齊的排列是閩南聚落典型的「梳式配置」。這種密集而工整的排列方式,可減少輻射熱,巷道縱橫交錯可取得良好的季風風向的通風效果,對夏、冬兩種季風有相當大的調節作用,縱向的巷道較窄,與夏季季風平行,可以取得氣流通風之效果;橫巷較寬,則可作為擋蔽東北季風所需之活動場所。此外,在許家村下社中,現仍可見到巷道中留存下來的隘門,並留有門軸洞,反映了其過去的防禦功能。

澎湖許多聚落都留有極為精緻的傳統建築,例如,二崁陳宅已列為澎湖縣的古蹟,白沙鄉鎮海村的陳家洋樓平湖的歷史建築、沙港村有「秀才及第」的宅第,離島地區有望安中社古厝,偏遠的三級離島東吉日治時代的洋樓更是不少。

澎湖許多傳統民宅乏人照料,致使傳統建築在現代化的壓力下迅速的消失。其癥結除了人口外流之外,最大的問題在於建築物的持有者對於保留或重新規劃難以取得共識,也致使許多澎湖精采的傳統建築逐漸的消失於歷史之中。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祖厝大門 屋頂懸掛吉祥物包羅萬象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3月 17日, 22:16

祖厝大門 屋頂懸掛吉祥物包羅萬象
 (記者宋國正報導)早期在澎湖地區居民的信仰觀念中,祖厝的興建為祖先崇拜之具體表現,因此居民對於祖厝之興建十分熱衷,一個村落中通常興建一座或數座在同一社區內;由於在澎湖居民的信仰觀念中,相信宇宙間有神、鬼之說,因此早期的祖厝大門或屋頂上方皆懸掛著鎮宅、避邪、吉慶之物。
 據台灣早期民藝一書記載,「懸魚」乃佛家八吉祥的第七品,通常皆以金魚懸掛,後來巧匠不斷的創新衍生很多東西,計有獅頭、花籃、彩帶、還魂扇、雙龍、葫蘆、瑞雲、畫卷、人物、花鳥等,象徵鎮宅、避邪、吉慶之物。
 孤僻的澎湖群島,先民因地理環境四面臨海,多數以漁撈為主,整日與強風惡浪博鬥,爭取生活的溫飽;加上早期造船、航海技術的落後,孕育出先民藉由神靈的奉祀,尋求心靈的寄託,發展出島嶼特殊文化背景。
 因此,澎湖群島古厝、廟宇數量、密度居全省之冠、祭祀神靈與鎮宅、避邪、吉慶之物包羅萬象,可以「滿天神佛」來形容;探究廟宇、古厝建築空間的根源,即可窺見早期澎湖先民生活史及發展精髓,因此也為先民一路走來的艱辛奮鬥,留下歷史記載與見證。
 「斯土斯民」,土地孕育出生命,藉由神靈崇拜表達人類感恩之情,生活在菊島的萬物,都為自然界所恩賜。長久以來,宗教文化早已融入本縣鄉親的生活之中,並隨著遊子的足跡,散布於台灣本島各地,而社里宗親、廟宇文化,也躍居成澎湖群島生生不息的原動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不鼓勵過度迷信,但藉由宗教規範的力量,勸人與善,則是現今社會亂象的一帖良方啊!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古厝近來頻傳竊案 民眾籲請重視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5月 30日, 14:02

古厝近來頻傳竊案 民眾籲請重視
 (記者宋國正報導)澎湖地區因商機不在,導致青壯人口嚴重流失,無形中造成沒有人居住的古厝處處皆是,由於每座古厝都有留下頻臨絕跡的花磚。近年來因有人大量收購,引起竊賊光顧,民眾希望有關正視。
 孤懸的澎湖地區,居民以農、漁維生,早年農業時期農民生活簡樸,三餐只要過得去則心滿意足,但隨著時代不斷的演變,加上農業時期轉型為工業社會,居民為生活品質的提升,即捨棄農業而投入捕撈的行業,全盛時期有的鄉鎮全鄉居民幾乎都投入討海的行業,收入頗豐,導致人口眾多。可惜好景不在,漁業隨著人為過度濫捕加上毒、電、炸波及,使得漁業資源每況愈下,青壯人口紛紛遠走他鄉謀生,僅剩老一輩村民獨守家園。
 由於本縣各地農、漁村近二十多年以來,居民無處維生,只有相招轉往台灣本島另謀出路,導致每個鄉市古厝林立,形同廢墟,由於每間古厝都是先人的心血結晶,因此有人整理的古厝花磚尚保存的十分完整,而無人整理的古厝,花磚雖時遭人破壞,但仍處處可見。
 由於古厝花磚其手工精細近年來成為搶手貨,不時有人大量收購,引發不肖份子四處偷竊出售,牟取暴利,民眾希望有關單位重視。陳姓民眾指出,位於西嶼大池的古厝,近年來一些手工相當精細的花磚都不翼而飛,擺明是遭一些來路不明的陌生人拿卻販賣。而湖西歐姓民眾也說,位於沙港村內的古厝,近期也紛傳有人大量竊取古厝內的花磚,導致有部分古厝花磚遭竊得一乾二淨,值得有關單位費心了。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為澎湖老厝留倩影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8月 8日, 20:48

為澎湖老厝留倩影
圖檔
●烏崁積善堂古厝前鄭同僚教授(後排右三)率團員與屋主洪清派(後排右四)合影。
●烏崁五星級「京兆堂」古厝,內部華麗讓大家歎為觀止。
●南寮古厝群地標是環保回收物再利用。(張弘光攝)
(記者張弘光隨隊採訪)澎湖旅北鄉親政大教授鄭同僚博士舉辦公益旅行「為澎湖老厝留倩影」活動,特別邀請記者參加,這是混齡團隊參加成員都來自台北,有科技新貴、管理顧問公司職員、社區服務幹部、主婦聯盟志工、在校碩士班學生、成大醫學院學生與在日本修藝術學位回澎放暑假的博士生等。
 昨天是他們團隊最後一天,成員們個別帶著夥伴到自己找到的古厝,當嚮導說明自己的觀察,記者也因為參加這項活動,而能深入鐵線、烏崁、南寮、湖西各老厝做第一線巡禮。
 上午8點30分大隊人馬在鎖港欣旺機車行前集結。第一站到鐵線尾的古厝,由政大教育系碩士班學生連涓玟,她是第二次參加「為澎湖老厝留倩影」,因為對澎湖古厝非常有感覺,所以她這次又來了。但她很沒有方向感,當大家準備放棄她的古厝時,得到一位熱心大姐的幫忙,終於找到鐵線尾的楊家古厝,人一碰到好運時,會是一連串的,由於大隊外來人群進入社區,連屋主楊先生都出現。準備拿鑰匙開門讓大家進入拍照,但是剛開始實在花太多時間在找路了。
 外號「澎澎」的連涓玟說,澎湖村落像迷宮,她跟夥伴在鐵線尾調查了兩天,結果還是迷路。「澎澎」說,在鐵線調查古厝她認識一位老婆婆鄰長,聽她描述家裡的古厝與門口前一塊種滿蔬菜的農地,說著說著「澎澎」的澎湖感覺又不由自己的跑出來。
 第二站是烏崁洪清派先生的古厝「積善堂」,這是主婦聯盟志工李孟瑩與顧問公司服務的薛聖華找到的。薛聖華說屋主跟他講一句話讓他超感動的,「我出生裡這,弄壞厝,就要把它修好」,大隊人群到,洪清派剛好在家,他特別跑出來親自為大家做導覽,由於洪清派先生是地方耆老,古厝裡有很多地方人士的字畫,屋內的石磨茶乩,石缸養魚池,這古厝雖然是重新翻修,因為屋主是非常雅緻的人其屋內陳設透發著昔日古早味。
 第三站到烏崁史家古厝「京兆堂」為了不讓大家大熱天又迷路,洪清派的夫人特別帶大家到烏崁的五星級古厝「京兆堂」,它建立於日本大正5年為西元1916年,由史垂后、史邦兄弟創立,民國60年、100年兩度重修,其格局是閩南三合院建築,其建材都來到福建採購,還前往金門考察古厝而興建。大家對史家古厝的第一印象是氣派、大器。是大家這次古厝巡禮中的驚嘆號。
 看完「京兆堂」的精緻印象,台北奇岩社區服務志工吳慧瑜帶大家去南寮社區看古厝群,路經尖山電廠,記者也略盡地主之誼,特別請大家吃尖電冰棒,由於時近中午,酷熱的天氣,吃起冰棒自然就豎起大姆指喊「讚」,這是老厝巡禮中的「小插曲」。
 到達南寮社區活動中心前,大夥們還沒看到古厝就被牆上一幅童趣盎然的南寮社區地徑圖所吸引,沿著圖指走進社區,看到一座有飛簷的古厝「趙家祖廟」,聽聖華說,因為趙姓祖先趙匡胤兄弟都做過皇帝,所以他們祖廟才能有飛簷建築。
 走進南寮古厝群前,大家被廣場上用拖網浮球與廢棄漁網做成地標的對聯「龜壁港社、有福同享」所吸引,據吳慧瑜說,這古厝群保持的非常好,因為這些古厝是很多人持分無法分割而保留下游,但是囿於經費只有第一棟曾經整修過,所以保留維護古厝政府執行意志很重要。聽社區耆老說,現在由於沒有經費所有維修工作都停擺,這也是澎湖古厝的危機。
 最後一站湖西古厝是由在微軟工作的蔣壽山帶隊,壽山說:這是當地居民介紹的古厝,他指著放在門口看到很多裝修房子的木頭說,地方人士籌到經費準備動工。這棟湖西古厝門口的「時措咸宜」是用石子貼上去非常特殊。還有門口的麒麟圖樣與屋樑上的玉牡丹都很搶眼,但是看到屋內的鐵皮牆與屋樑上的鋼釘大家都不禁搖頭。
 這次「為澎湖老厝留倩影」活動,是鄭同僚教授透過網路組成公益旅行,他們目標是為湖西鄉全部和馬公部分老宅拍照,並為老宅收錄相關故事。大家希望,從仔細觀察昔日風華,體會歲月不居;從積極搶救傾頹老厝,參與文化建構。記者特別參加他們這次古厝巡禮寫下觀察並為他們的活動留下紀錄。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建築地景之美Landscape architecture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