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吳飛達

吳飛達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7月 3日, 21:46

吳飛達巧手讓浮球升級藝術品
圖檔
︻記者莊惠惠報導︼用來固定漁網的塑膠浮球,近年來,成了澎湖最頭痛的問題,過去除了銷毀別無他途;現在民眾發揮創意,做成了各種藝術品,不在是小花貓、小狗...本土藝術達人吳飛達巧手讓浮球升級,讓人有驚喜的發現。


圓圓的浮球大大小小不同,本土藝術家吳飛達將浮球與木材、玻璃纖維結合做成創意的藝術空間,每一件作品的創作,都有者它最原始的意涵,讓人見識到巧思、巧手真能將垃圾變黃金。

一件以木材、玻璃纖維結合海邊撿拾的浮球,經過有心人傑出的利用,再賦予新生命,創造出不同的藝術。吳飛達表示,古早人說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天﹁圓﹂地﹁方﹂,圓代表﹁規﹂、方代表﹁矩﹂,加起來﹁規矩﹂,﹁規﹂代表天、﹁矩﹂代表地,人做事要循天地道理;這些浮球在海上漂流、在海邊即是垃圾,經過作家重新組合排列,重現新的生命,如果不要變成垃圾,而變成一個作品就稱為﹁循規蹈矩﹂,在於啟發人心的用意。

其中,這件﹁海韻﹂,有如現代雕塑一個女人型體,外面型塑像條魚,人跟魚的組合。人因為想抓魚才會製造浮球出來,浮球目的在於抓魚,女人是水做的,大地之母,整體來看水波紋,女人跟魚組合就是一個現代作品,就是人魚隕石,用浮球當底,就像浮球在海每天隨波逐流忽高忽低,所以,以﹁海韻﹂意涵塑造這件現代藝術品。

澎湖整個海岸因浮球、漂流木跟著黑潮流到整個台灣海峽來到澎湖,整個白沙灘因這些東西變成有如廢棄物,沒有人利用好可惜,不懂得利用就是垃圾,懂得利用裝置就變成一個藝術品-﹁黑潮遺珠﹂。

還有這條有如精雕的金魚,其實也是利用浮球創作。

浮球長路有吳飛達等藝術家的創意巧思,才能讓浮球免於毀棄的命運,獲得了再生,化身為生活的藝術。菊島的浮球,離開大海來到陸地,成為一個個創意與希望的種子,不管是玄關、平風,在吳飛達的手中竟變成一件精緻工藝雕塑的藝術品,讓人看了驚豔連連。

來自離島鳥嶼的吳飛達,在就讀國立藝專時結識妻子程子真,在創作路程中相互提攜,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也是本縣雕塑協會創會長,帶動地方石雕創作風氣,澎湖少有學院派典範。近幾年,元宵節更是在各大廟宇相約敬邀製作龜臺規劃的大師,頗受好評。

吳飛達浮球再造新生命,目前正在湖西鄉公所展出,除了平日上班時間外,每週六和周日上午均開放展出,讓你真正見識到廢物再利用,動手動腦創意生活,賦予浮球新生命最佳典範!

△吳飛達利用浮球創作不同新視覺,金魚、循規蹈矩、黑潮遺珠,每一作品意涵讓人印象深刻。(莊惠惠攝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藝術創作Arts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7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