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台海開發史Development History

台海開發史Development History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09年 1月 8日, 03:07

台海開發史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最早台海間經商的貿易船 虎克船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09年 1月 8日, 03:07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清光緒澎湖廳誌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09年 6月 30日, 00:22

繼天上聖母實錄(含天上聖母經、湄洲慈濟經古書)之後全台首創澎湖廟宇的法師與乩童…等及澎湖民間祭典儀式與應用文書及中醫草藥治癌寶鑑(日本人發現能殺死癌細胞不損正常細胞)及清光緒澎湖廳誌全套(澎湖島全圖、澎湖城全圖、程朱祠圖、武聖廟全圖、廳署全圖、總鎮署全圖、書苑圖、天后宮福德祠、12景、虎井沉城、城隍、媽祖顯靈;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6月14日辰時乘南風,施琅鑑隊自福建銅山出師,在馬公港內採梅花陣打敗劉國軒400餘艘戰艦,促使明鄭敗亡,若在港外海戰趁施琅艦隊顛波喘息未定自相撞擊,劉國軒艦隊出擊一定戰勝,況且劉國軒動員兵力(含驍將)兩萬餘人駐守大山;清法澎湖戰役法將孤拔死,真實詳述澎湖事蹟)。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族譜家譜尋根樂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09年 12月 6日, 08:34

族譜家譜尋根樂 專題講座下週日 歡迎聆聽
 (記者顏博瑋報導)借問您從何處來?「族譜家譜尋根樂」專題講座將於12月13日上午9時至12時於2樓演講室辦理,歡迎目前正在修編家譜及有興趣民眾踴躍參加。
 文化局為了讓家庭族譜及倫理觀念受到重視,幫助民眾尋根,灌輸民眾生命教育及倫理的觀念,促進對父母、祖先的尊重,強化家庭的向心力,自96年來持續辦理推動家譜運動。期望藉由辦理本項推廣活動,將族譜家譜的功能與文化價值,根植社會領域學習課程,進而蔚為風氣。
 今年文化局特別邀請林瑤棋先生於12月13日上午9時至12時於2樓演講室分享研究族譜之心得,題目為「台灣人的姓氏與譜牒」及「台灣宗族制度瓦解的危機」。歡迎各界鄉親踴躍前往聆聽。
 林瑤棋先生可說是右手拿聽診器,左手還寫族譜寫世俗的醫師,在台中縣大雅鄉開設真生診所,行醫40年,門診看過的病人達270萬人次,他樂善好施、濟貧助弱,良醫善行獲得社會大眾肯定,曾獲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的榮譽,2007年獲得全國醫療奉獻獎,這幾年,他不停的獲獎,還受委託到中國調查陳水扁前總統的族譜及源流,也獲邀做各種關於民俗文化與姓氏族譜的學術演講。
 林先生投入族譜領域已有數十年,為臺灣臺中縣人,中山醫學大學醫科畢
 業,日本東京醫科大學老年病研究所研究。曾任沙鹿光田教學醫院內科醫師,龍井及大雅衛生所主任兼醫師,臺灣各姓淵源研究學會理事長,聯合報鄉情版連載作者,中國廣播公司鄉土節目主講人,臺中廣播電臺鄉土節目主講人。現任臺中縣真生診所院長,臺灣各姓淵源研究學會常務理事,《臺灣源流》雜誌社社長,《臺灣日報》醫療版連載作者,中國人類學學會名譽會長,福建省民俗學會名譽會長等職。著作有《西河青龍族譜》、《漳浦烏石天后宮》、《兩岸學者論媽祖》、《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臺灣原住民的姓名》、《高山族史》、《我走過了四個時代》、《圳堵張氏家族發展史》及發表於各報章雜誌之論著篇數凡多。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百年前被曾文溪水沖毀的蚵殼港祖廟 清龍柱對聯 製匾永留存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0年 3月 19日, 01:13

百年前被曾文溪水沖毀的蚵殼港祖廟 清龍柱對聯 製匾永留存
圖檔
廟方請書法家謝永田(左),將龍柱古文字書寫製作成匾額,將做為珍貴保存。(記者林孟婷攝)
〔記者林孟婷/西港報導〕百年前因曾文溪改道而遭沖毀的西港鄉蚵殼港祖廟,6年前挖掘出多項清朝古文物,其中1對龍柱對聯,經過神明指示辯證出正確文字,廟方請書法家謝永田,將龍柱古文字書寫製作成匾額(見圖,記者林孟婷攝),見證曾文溪變遷歷史。

台南縣曾文溪流域蚵殼港文史學會執行顧問郭春暉表示,經過考證及龍柱上的題字,該對龍柱是由清朝澎湖水師副總兵官詹功顯題字。

但上頭文字有許多無法解出,曾邀請歷史學家、書法家與對古體字專精的學者前來解惑,多年來均無法確實辯證。

郭春暉說,開挖前曾請示武興聖王忠武侯諸葛亮,順利挖出2萬多件古文物,為解出文字再次請示,終於解出全文為「護國佑民自宋創膺祀典、匡君濟世我清猶重儀型」,下款則為「澎湖水師副總兵官詹功顯敬題」。

廟方請書法家謝永田將龍柱文字以書法寫成並製作成匾額,置放在廟內保存。

郭春暉說,廟方3月17日將舉辦擲筊送純金6錢金元寶3個、財神燈與錢母紅包等活動,並邀請110歲人瑞孫江淮現場揮毫。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琉球國、小琉球國、大惠國、高砂國…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0年 3月 19日, 01:51

琉球國、小琉球國、大惠國、高砂國…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
◎ 賴福順

前數日看到沈建德大作〈一三五則台灣自古不屬中國〉,云有一百多則的史料,尚未一一列出,所言屬實。事實上,在這些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當中,尚有為數更多,也更精彩的史實。論其數量,在沈先生之外,足以再加上一百多則。論其精彩,比比皆是,此處僅舉元、明兩朝各一例。

一二九二年,忽必烈派遣數百人招撫琉球,還帶一位先島群島的琉球人當翻譯,四月十七日凌晨,元朝大船從澎湖啟航,數小時,看到台灣,船上無人認得這座島嶼,招撫使還誤以為是琉球,於是二百多名的蒙古大兵登陸上岸,被原住民殺死三人,狼狽逃回。如果元代台灣屬於中國,為何看到台灣島竟然無人認識?

明朝二百多年,從頭到尾都視台灣為國家,且規定中國船隻到台灣要先繳納稅銀,明末來台船隻每年一百艘,當時台灣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十七世紀初期,中國每年至少在台灣賺二、三十萬兩銀,約為當時全國歲收的十分之一。

而明朝法律特別森嚴,《大明律》規定,私自到台灣,按情節輕重,分斬刑、絞刑、發邊充軍等。有否中國人偷偷到台灣被發現?有。一六一六年,福建查獲葉德等一夥人偷渡台灣,被嚴厲判刑,罪名是「私度東番捕採(偷渡到台灣貿易)」。

此則史實足以說明,台灣若非中國境外之域,為何要將前往捕魚及貿易者視為私出國境,而繩之以法?顯然當時台灣是中國版圖以外,非同國內,可以任意進出;若要前往,須事先報准納稅,否則被視為非法出境的奸民匪類,要被判刑定罪的。

台灣在荷蘭時代(一六二四—一六六一)之前,從未有一部中國文獻記載台灣屬於中國,相反地,至少有二十多部明代文獻記錄台灣屬於琉球國,甚至有的以為台灣由琉球王子統治。甚至周邊國家文獻亦如是,琉球、朝鮮文獻記載台灣是小琉球國,日本記錄台灣為大惠國、高砂國。不止如此,還有數十部中國、琉球、日本、朝鮮的古地圖注記台灣是一個國家,當然不可能屬於中國!

如果將各國相關文獻匯聚起來,足以撰寫一部博士論文,名稱就叫做《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考》,洋洋灑灑可達十餘萬言,左圖右史,精彩絕倫!(作者為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135則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系列十二》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
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系列十二》
施琅明言:台灣「自天地開闢以來,未入版圖」。
一六八三年鄭成功叛降施琅攻下澎湖,鄭克塽主政的東寧王國降清,清康熙皇帝對原就未統治過的台灣持棄留未決的態度,施琅居於家族之利與向康熙表功,乃上〈恭陳台灣棄留疏〉,影響康熙決定將台灣併入清帝國的版圖,在疏文中言及:「台灣一地,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台灣編入版圖後施琅在〈壤地初闢疏〉中亦提及:「…此地自天地開闢以來,未入版圖;今人民既歸天朝,均屬赤子。」見施琅之《靖海紀事》。那些主張「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言說者,還是先去請教一下被你們尊崇為「統一台灣大功臣的施琅」罷?
(戴寶村執筆)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系列六》
台灣舊稱之一的「雞籠山」,被清朝所修的《明史》列在「外國列傳」中。
在清帝國所纂修的《明史》中的「外國列傳」裡面,列有﹤雞籠山﹥一條,其中這樣記載:「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這個「雞籠山」,指的就是台灣,與朝鮮、安南(越南)、日本、琉球、呂宋等,同被列在「外國列傳」中,可見它不是中國的領土。
(李筱峰執筆)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系列四》
十七世紀,明帝國不許荷蘭人佔領澎湖,但對於荷蘭人佔領台灣則無異議,因為台灣不是其心目中的領土。
一六二三年荷蘭人第二度佔領已隸屬明帝國的澎湖,引發明荷之戰,不分勝負,最後雙方議和。在和約中,明帝國表示荷蘭人退出澎湖後,去佔領大員(今台南安平),明政府沒有異議。荷蘭人因此於一六二四年退出澎湖,進入今天台南的安平,建立台灣史上第一個統治政權。可見此時的明帝國,並沒有認為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則所謂「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之說,純屬無稽。(李筱峰執筆)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馬高教師蔡丁進 證實中法戰爭碑謬誤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0年 4月 12日, 17:55

馬高教師蔡丁進 證實中法戰爭碑謬誤
︻記者許耀彬報導︼本縣歷代以來發生多起較大戰役,其中近代的﹁中法戰爭﹂相當知名,不僅有法將孤拔墓紀念碑和萬人塚,澎湖縣政府也在民國六十八年於馬公蒔裡當地俗稱龜璧山—蒔裡公墓附近且鮮少人知的一基外文紀念碑附近設置﹁中法戰爭紀念碑﹂簡介牌,不過現任馬公高中歷史教師蔡丁進,查證後,證實傳言與謬誤長期沿用,但這段事件現在已少有人知。

本縣自元代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設置巡檢司起算,開發已達七百二十九年,歷朝在澎湖發生之戰事所在多有,近代三百年左右較大戰役,則有明代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荷軍︶、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乃至二次大戰等,留下的戰爭史實不少,也就是說,澎湖從十六世紀起至十七世紀末,一直都是古戰場,當然所留下的殘蹟與記憶性史蹟相當豐富。

例如,早期文化學界與官方均認為中法戰爭時法軍曾從馬公蒔裡海域登陸,因此位於馬公蒔裡當地俗稱龜璧山—蒔裡公墓附近且鮮少人知的一基外文紀念碑,因而被誤植為中法戰爭紀念碑且傳說與謬誤一直沿用,直到民國八十六年蔡丁進老師提出質疑並鍥而不捨多方查證後,終於讓這作紀念碑文字之謎真相大白,也同時修正了這個不知謬傳多久的傳說。

根據歷史老師蔡丁進撰文指出,他在查證過程透過許多學者從歷史學術角度及國內外好朋友等多人協助,終於將紀念碑所鐫刻文字一一番譯出來,證實這基紀念碑並非中法戰爭紀念碑,而是一位英國軍艦艦長George Henry Emray 乘坐小艇翻覆溺斃的紀念碑,除讓這個傳說與謬誤真相大白外,也讓這基紀念碑驗明正身,確實與中法戰爭無關。

其實這起事件,隨著時間慢慢從鄉親腦海淡忘,只是若無細說從頭,往往讓事件失軼或誤傳,本報再次提及這起事件,主要喚起本縣熱愛本縣史實文化工作者的重視,畢竟本縣開發久遠,許多歷史有時傳說與事實出入相當大,基於歷史的完整與真實性,我輩人等或可針對本縣史實與文化細部查證,讓本縣口耳相傳部分的歷史事件真正驗明正身,讓本縣豐富的歷史人文更臻真實與珍貴。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歷經四年 湖西鄉誌出爐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0年 5月 21日, 14:58

歷經四年 湖西鄉誌出爐
圖檔
重達6公斤、60餘萬字記載詳實鄉內一切 作為後世最佳典範

︻記者莊惠惠報導︼你知道﹁湖西﹂這個地名何來,因該地東方有高約四十三公尺之小丘,名為﹁太武山 ﹂,與高約三十五公尺之﹁尖山﹂,兩山中間為一凹形窪地,並形成一小湖泊,湖東與湖西各有一移民定居之村落,因鄉公所設在湖西,因此便以﹁湖西﹂作為此鄉之鄉名。為讓鄉親更認識湖西的成長軌跡與興衰起落在﹁澎湖縣湖西鄉誌﹂三本新書裡,有詳實記載,將各地豐富的社區歷史傳承下去。

湖西鄉公所昨︵廿︶日下午三時在該所二樓大禮堂舉行﹁澎湖縣湖西鄉誌﹂新書發表會,由鄉長陳振中主持,立法委員林炳坤夫人張端美、澎湖監獄典獄長吳承鴻、縣政顧問、鄉代表、編纂委員、各村長、湖西婦女會理事長李麗美、湖西民眾服務站主任吳蕊娟及課室主管等百餘人到場祝賀歷經四年始完成的湖西鄉誌。

﹁湖西鄉誌﹂一書,是由陳振中引領洪文源、許文東等14位作者編纂、校稿而成,就地理篇等主題進行調查、耆老訪談及史料收集,並撰稿出書,內容豐富,是未來推動村史寫作最佳典範。期望透過地方耆老及村史寫作來記錄地方歷史文化的蹤跡,豐富湖西文化產業的內涵。

湖西鄉長陳振中致詞時表示,自民國九十五年三月上任後,有感該鄉尚無方志,逐向內政部爭取經費並成立﹁湖西鄉志編纂委員會﹂,期撰錄先人披荊斬棘、胼手胝足,並以今日不著手記實,一旦歷經年代久遠勢必疏漏甚至湮滅,則後代子孫將不知其源流矣。

陳振中指出,鄉誌是一部記載該鄉成長軌跡與興衰起落的經典史實,一可作為研究該鄉發展的藍本,二可成為建設該鄉的依循。如今方志完成,感恩過往、珍惜現在,開闊的視野展望未來。

湖西鄉誌共有地理篇等十篇及大事記和附錄等篇幅,全志計有六十餘萬字,重達六公斤歷經近四年。其間各撰述作者不畏艱辛深入田野,走訪耆老並窮究文獻,又承編纂及編審們的指導和協助,終告集腋成裘,讓首本代表湖西的書籍誕生。

﹁湖西鄉誌﹂始編纂完成詳實記述鄉內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建設、社會、旅遊、人文、教育、藝文等篇,圖文表照,互相印證,歷史方的紀錄,時代的新篇。湖西鄉的發展一日千里,鄉志的編纂將為後世典範。

湖西鄉長陳振中感謝所有參與作者的用心投入,讓湖西鄉文化資產保存越做越好,期待這些珍貴的歷史記錄,帶領後代子孫重溫先民走過的痕跡,瞭解人文風俗的演進,並更熱愛自己的家鄉。

湖西鄉誌編纂委員包括陳天送、洪文源、許文東、蔡福松、劉常潤、蔡迺皐、許文永、李秋壁、洪江鎮、吳和男、蔡清喜、歐萬強、洪添鋆、曾小鈴等人昨均到場參與這項難得盛會。

湖西新書發表 陳振中感謝編纂委員


●陳振中感謝辛苦的編纂委員。(宋國正攝)
 (記者宋國正報導)湖西鄉公所昨日下午三時在鄉所二樓辦理「鄉志新書發表」,邀請林立委夫人張端美女、尖山發電廠廠長洪中郎、澎湖監獄典獄長及編纂委員會和鄉親參加,陳振中鄉長在主持致詞時表示,湖西鄉志旨在撰錄先人披荆斬棘、肼手胝足,建立今日美麗家園之史實。因為今日若不著手記實,一旦歷經年代久遠勢必疏漏甚至煙滅,則後代子孫將不知其源流矣。
 湖西鄉志是一部記載該鄉成長軌跡與興衰起落的經典史實,自民國九十五年陳鄉長上任後,有感鄉內尚無方志,遂向內政部爭取經費並成立「湖西鄉志編纂委員會」,歷經四年的時間才全部完成。一可作為研究湖西發展的藍本,二可成為建設湖西鄉的依循。
 陳振中鄉長昨日語重心長的說,鄉志共有地理篇等十篇及大事記和附錄等篇幅,全志計有約六十餘萬字,四年時間編纂完成。其間各撰述作者不畏艱辛深入田野,走訪耆老並窮究文獻,又承編纂及編審們的指導和協助,終告集腋成裘;同時也幸蒙第十八屆鄉民代表會鼎力支持,以及內政部、文建會和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等機關學校、社團的協助,方得克竟全功,殷盼與鄉民共勉,藉此瞻前勵後,斷往開來。
 由於湖西鄉志是一部記載該鄉成長軌跡和興衰起落的經典史實,昨日鄉長陳振中特別在鄉所二樓禮堂舉行鄉志新書發表,藉著新書發表會中,一一的感謝辛苦四年的編纂委員會成員及協助完成的機關學校,同時也懷著謙卑感恩的心,期勉鄉民共勉。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海峽兩岸貿易史 海上非法交易歷史相當悠久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1年 11月 18日, 00:24

海峽兩岸貿易史 海上非法交易歷史相當悠久

 (記者宋國正特稿)海峽兩岸由於政治局勢對立,長期處於分治現實,因此翻開兩岸的貿易史,前期就是一篇「走私」史,兩岸海上非法貿易歷史已相當悠久,其實說穿了就是市場「供需」的問題,並隨時代潮流以物易物的種類及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早期以海上接駁、離岸丟包的手法走私,後來更發展出虛設公司行號,利用漁業權證明,直接「漂白」走私貨品來源。
 兩岸之間的非法貿易,早在戒嚴時期就已蓬勃發展,早期我方漁民用台製電子手錶、電算機,與大陸漁民交換金元寶及中國酒,但因金元寶出現許多假貨,又轉以中國香菇及花生等農特產品為主,近年來雖轉以水產品為主,如高價的大閘蟹或大陸漁獲等,但也不時查獲檳榔、中國偷渡客及毒品等,至於槍枝也一度成為走私的主力,黑星、紅星牌手槍,曾是台灣黑道的最愛。
 其實了解內情者都知道,從事海上非法貿易,幕後都有熟悉兩岸三地的通路商操控,漁船是擔任運輸工具,在海上以大「桶」換小「桶」(船),會被抓的都是跑單幫或繳交「業績」,而新近興起的利用澎湖養殖業為人頭,出示不實出貨證明,以合法掩護非法的方式,也不是個案,台灣去年曾連續查獲3起去殼牡蠣走私,貨源證明分別出自2家不同養殖戶,但動輒10噸以上貨量,澎湖根本無法供應;至於台灣因水產技術領先,水產種苗在大陸市場相當搶手,但因台灣嚴禁技術輸出,也由漁船穿梭兩岸之間,將一批批台灣養殖的水產種苗送往大陸,成魚之後再送回台灣銷售。
 至於兩岸間非法貿易,最特殊的就是盜賣漁船用油,由於台灣政府對於漁船用油,補助優惠津貼,因此價格遠低於市假,加上大陸油價原本就較高,兩相比較之下,產生驚人的利潤,也讓漁業不景氣的漁船趨之若鶩,乾脆充當「加油船」,直接在海上販賣油料給大陸漁船,從中賺取差價利潤;而由於台灣雇用中國漁工人數日益增加,因此也有不少漁船乾脆運送低價大陸米、煙等日常用品,再販售給大陸漁工,意外促成大陸沿岸小額貿易盛行。
 另外先前發生震驚台灣的蛇頭強推偷渡女子落海溺斃慘案,涉嫌接運的2艘快艇,也是利用澎湖漁港為轉運站,前往公海進行接運中國偷渡女子,隨後送往台灣本島強行登陸,由於此案爆發後,海巡署立即展開查緝中國偷渡客專案,針對台灣各偷渡地點加強查緝,在海路風險過高之際,蛇頭竟然將偷渡路線變更成海、空兩線,轉戰離島,利用澎湖離島為偷渡的中繼站。
 雖然台灣的國內航空早已實施查察驗照登機政策,但多僅是象徵性檢查證照,無法進一步像國際機場方式以面試進行人、證查驗,因此私梟以偽造人頭身分證件,企圖朦混過關,利用空運的安檢漏洞,將偷渡女子大大方方送入台灣本島,開闢另條偷渡途徑,而澎湖群島由於海岸線綿延,私梟利用治安死角,輕鬆將偷渡客送入澎湖本島,也突顯出嚴重的國安警訊。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關於澎湖About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