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漁業 也可很休閒

最貼近在地人生活的漁業活動,不論是在海床上、在海上或是在岸上的~

漁業 也可很休閒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08年 11月 9日, 01:02

漁業 也可很休閒

結合地方特色 創造品牌強項


在導入漁業轉型機會同時,應以朝向「漁村」為主體,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發展為路徑,依「造人、造景、造產」,將屬於各海岸漁村特有的人文資產、天然景致及特色產業相結合。

由於長年踏勘台灣及離島海岸,訪視於鄉鎮與漁村間,受社區單位之邀,常有機會參與地方漁村的培訓與座談,近距離接觸漁村,而對於漁村及漁民面臨到的產業困境與無助感,更加有深刻的印象及感受。因此,長年帶領休閒漁業輔導團隊,下鄉深耕陪伴,也就是希望讓各區域漁區轉型經營之問題浮現而開始被重視,試圖找尋出漁業資源轉化休閒產業的發展機會。


配合社區營造路徑


在漁業政策中,推動漁業總量零成長,逐漸朝向生態漁業及漁業永續發展,並兼顧到漁民經營漁產效益的提升,多角化複合式經營。但是,受限於捕撈資源的急速下滑,船舶漁業用油耗費負擔日漸沉重,對漁工不足的窘境,造成漁業結構性失衡……。種種問題,其實都需要藉由重新建立漁業產業結構,讓傳統漁撈的效益不再是漁村唯一產業發展模式。所以,在導入漁業轉型機會同時,應以朝向「漁村」為主體,配合「社區總體營造」發展為路徑,依「造人、造景、造產」,將屬於各海岸漁村特有的人文資產、天然景致及特色產業相結合,配合海洋自然生態環境,達到永續發展目標。另外,進一步配合現有資源,包含閒置及使用率低的漁港資源,整合大區域多功能休閒漁業區配套,如休閒式海釣公園、潮間帶生態觀察區及漁業體驗場等措施,讓漁業更具有活潑化及生動性,方可造就更多地方產業契機。所以,應該是協助各地漁村「認識」,以及「創造」自己村落間可活用的資源,配套出在地特色。就是讓各地漁村社區、漁港及海洋生態等資源,可以搭配出獨特的主題,讓台灣漁業及海岸特色多樣性,逐漸朝向國際性,深度文化性發展衍生開來。

這些年來,休閒漁業逐漸為漁政單位及各縣市政府所重視,列為輔導漁村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目前,依台灣不同地方漁業文化發展背景,延伸出各式主題性的休閒漁業產業,均別具特色。

澎湖海洋牧場 成功轉型案例


以最受遊客青睞的澎湖離島地區來說,四面環海,一些如沙灘牽罟、巡石滬、抱墩及潮間帶撿拾珠螺等傳統漁業活動,隨著遊憩的發展而漸趨轉型成具有特色的旅遊活動,衍生出島嶼型「因地制宜」的休閒漁業主題,例如箱網養殖、還有適合休閒式定置網作業的漁業體驗場,組成在地化、獨特性的「海洋牧場」式體驗場域,都蔚為潮流,成為澎湖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閒漁業行程。因此,造就了澎湖漁業轉型的案例,帶動許多休閒漁業的創新事業體,提供澎湖漁業轉型的新契機。

西南海岸漁業 結合自然生態發展


而在台灣西部的台南及雲林沿海地區,發展出穩定而優質的水產養殖業,與中下游配套之水產加工區串成一體,形成台灣水產的重要專業養殖生產區。成立專業養殖生產區的宗旨,就是要追求更高的水產經濟價值,「品優質」及「賣價高」,是創造高的經營產值之關鍵因素。近年來,政府重點輔導養殖漁戶,逐漸朝向地方品牌化、導入水產認證制度及結合該地特色漁業文化經營,朝向整體休閒農(漁)業區規劃及推動,讓地方養殖業者不再僅是「漁民」的角色,而漸漸以配合服務產業需求,從產業「做工」的單一功能,提升為服務人群的「導覽解說」推薦產業的全方位角色,而朝向「體驗經濟」之價值鏈而努力著。所以台南及雲林養殖區,運用在地環境的獨特性,規劃出屬於樸實的自然生態,溼地特有植物、天然灘堤景致及河口生物多樣性等特性。依現有水產的養殖環境規劃,試圖尋找出自然環境及生態資源等條件,讓專業養殖區可以朝向活化環境,觀光化發展。目前已精心設計產地體驗遊程,讓消費者有機會認識當地水產,可以體認養殖戶的專業及用心,對未來消費者購買的信心指數及品牌知名度,勢必產生很大的加乘效益。另一方面,也努力有效結合漁村小型產業鏈,發展小而美的微型企業,形成加工體系群聚。

所以,目前以在地優質水產主題,行銷季節性水產,漁業慶典文化,藉此創造遊客造訪漁村的意願及機會,有效行銷在地。藉由帶動「在地水產」曝光,促成在地銷售的推動,加深市場消費者對「在地」品牌的認知,更提升產地之知名度,一舉數得。

東部出海去 主題式遊程


另外,位處「後山」的花東向來是國人的旅遊勝地,也是國外觀光客喜愛造訪的地方。受到中華鯨豚協會與漁業署共同認證的賞鯨船,搭配海上生態遊程,以及沿線娛樂漁船安排的垂釣及船潛活動,讓遊客可以輕易在海上享受不同的花東海域。花東海岸的漁船漸漸朝向休閒觀光形態的休閒漁業發展,結合地方漁業節慶,帶動自然生態旅遊產業,讓漁村活絡,帶動周邊產業群體發展。再配合漁業政策之漁港轉型,朝向主題式經營,結合原有漁業產業(觀光魚市)外,結合賞鯨事業興起,讓許多漁港成為賞鯨主題之生態港(漁村),就如宜蘭烏石港、花蓮賞鯨港、石梯生態港及台東成功港等,讓漁民、漁村、漁港及漁業結合,賦予原傳統漁業效益外的創新機會。


漁民應勇於嘗試


所以,對於各地漁區產業以傳統漁業轉型經營休閒產業來說,除了直接產生經營效益外,亦須提升原傳統漁業經營之外的附加價值。當前台灣漁業加值發展最重要目標,就是提升地方漁業組織經營休閒事業能力,加重其休閒漁業經營專長,而透過轉型休閒事業之發展進程,更可能發掘出屬於地方產業特色的可行性資源,創造漁業升級的競爭力。並在漁村推動漁業休閒化及產業轉型的過程中,應首先讓漁民嘗試由一級傳統漁業生產及二級加工產業結合,串聯第三級休閒服務業價值鏈。但是值得思考觀察的是,在漁戶轉型期間,所遭遇到的營運風險及許多不適感的瓶頸,都讓漁民朋友嘗盡苦頭,甚至花費許多的投資與時間耗費,使大多數的漁民都沒有太多的把握,且戰且走。但是,就長遠發展的角度看來,讓漁村開始接受應有的經營挑戰絕對是必然的途徑,經過產業洗鍊後,才有真正轉型成功的發展契機。

就先前的台灣農漁業政策而言,幾乎都是以全力保護漁業及漁民為主,補助津貼、輔導補償及風險管理都是由政府一手包辦。當漁業轉化成休閒產業,就不該是全部由政府單位概括承受!應該是由漁民本身的發展決心,結合政府的推動輔導及法令配套措施,讓其休閒漁業產業可以正軌化而正向發展。秉持對漁業「永續經營」及「漁村關懷」的態度,政府提供專業輔導配套,讓漁民有機會充分學習專業經營技能,此乃休閒漁業成功的不二法門。培養新一代優質人才注入漁村,帶動產業發展的新觀念與新核心價值,活化休閒漁業經營形態及營運模式,創造高經濟價值,就是休閒漁業發展的目標。期待讓全民一起迎接台灣漁業轉化昇華的成果,無論是傳統漁業、還是休閒漁業,無論是休閒漁村,或是漁港轉型發展,都是台灣邁入「海洋台灣」,達到「全民漁業」必經的路程。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採紫菜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0年 1月 11日, 14:19

港子村辦公處 辦罕見陸挽紫菜活動

圖檔
●陸上採紫菜活動,村人參加踴躍。(宋國正攝)

 (記者宋國正報導)白沙港子村昨日舉辦一場罕見的陸上挽紫菜活動,吸引全村民眾加入採擷行列。村長郭文雅指出,講美是人工紫菜養殖區,日前當地培育紫菜的好朋友送他近六十斤尚生長在網上的紫菜,因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特別辦理陸上採紫菜活動,讓全村民眾和旅外遊子有機會品嚐由自家人自行採回的紫菜。
 本縣紫菜採擷分野生和人工養殖兩種,野生紫菜除北海姑婆嶼、屈爪嶼和大漢礁都盛產外,湖西鄉、西嶼鄉、七美鄉境內島上也都有野生紫菜生成,每年當地村人都要進行採拔。由於紫菜屬公產,僅名聞中外的姑婆嶼上因量多,每年管理島上紫菜的龍德宮都會擇期讓全村民眾登島採拔一至三次,其餘湖西、西嶼、七美和同為北海的屈爪嶼上因量較少,無法發動全村民眾採拔,每年都以競標方式由得標者僱工登島採擷,標金列入公產基金。至於人工養殖的紫菜,目前全縣僅白沙講美村獲准為養殖區,每年培育出人工養殖的紫菜很多,品質也最好,每位養殖業者每年都有幾十萬元的收入,目前村內養殖者倍增。
 昨日鄰村的港子聚落,村長郭文雅有感於農曆春節將至,返鄉遊子眾多,為讓當地民眾及一年回鄉一次的旅外遊子嚐到由自己親人採回的紫菜,特別將講美好朋友贈送的紫菜取出,於村廟前方空地辦理一場罕見的陸上挽柴菜活動,吸引村中百餘民眾前往採擷。
 村長郭文雅與前往關心的鄉代表吳正利指出,因紫菜尚生長在培育的網上,讓採拔的村人可真正的感受到採擷紫菜的樂趣。

圖檔
港子村長郭文雅(右站),辦理的採紫菜活動,全部的紫菜是好朋友送他,但郭村長為讓村人有機會感受到採紫菜樂趣和品嚐,特別辦理一場陸上的採擷活動。
另一位前往港子村關心採紫菜情況的鄉代表吳正利(左站),曾任講美好幾屆的村長,在村內可說是德高望眾,由於他自村長榮退後,還是一心想著要為社區做點事。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休閒漁業Leisure fishery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