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19世紀外國人眼中的澎湖

19世紀外國人眼中的澎湖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10月 7日, 23:21

一場令人驚豔的演講
文:張弘光
 文化局昨天古蹟日專題講座-「19世紀外國人眼中的澎湖」是一場令人驚豔的演講,主講人陳政三首次以澎湖主題,發表外國人對澎湖的論述;這不僅是澎湖研究一個嶄新的視野與觀察,也為澎湖未來發展新定位提出有力註解。
 每次到澎南風櫃蛇頭山,看到葡萄牙、荷蘭、法國、日本等國所留下的歷史古蹟,都會對澎湖這些國際化歷史底蘊留下深刻印象;但是長久以來澎湖歷史只是台灣歷史的一小部分,由於主體性沒有辦法被彰顯,政府不重視,這些史蹟都被荒廢。當每次選舉時,政治人物高喊澎湖要國際化,沒有這些資料做有力論述,這些政見往往都淪為選舉口號。
 有外交官經歷的陳政三說,19世紀,澎湖是中國大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但卻是外國人進入台灣與中國的轉口港。那 21世紀澎湖的地理位置可以在亞太地區新情勢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最近前副總統蕭萬長演講指出,他見證台灣經濟發展半世紀,很少見到台灣社會如此充斥著無力與茫然。其主要原因是台灣整個國家陷入沒有方向感,找不到定位的困境。
 一場學術性的演講會吸引那麼多人旁聽,其實這是一種焦慮性情緒的顯示,當政治人物與國家領導人對國政發展無法對人民提供答案時,人民只有從歷史中去探索。

19世紀的澎湖 極具戰略地位
圖檔
●講師陳政三(右)與文化局長曾慧香合影。(張弘光攝)

文化部專門委員陳政三:是外國人進入台灣與中國的轉口港
 (記者張弘光報導)澎湖文化局辦理古蹟日專題講座-「19世紀外國人眼中的澎湖」,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專門委員陳政三為講師。他指出,19世紀澎湖是中國大清棄之可惜的雞肋,但卻是外國人進入台灣與中國的轉口港,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
 他的論述是引用前英國駐台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走訪澎湖與清末北台灣外商領袖約翰.陶德(John Dodd)的觀察;資料相當珍貴,吸引很多鄉親旁聽。陳政三對演講會吸引那多人旁聽,既驚訝又感動,一再感謝曾慧香局長細心規劃這次演講。
 陳政三先生為彰化人,輔仁大學畢業,英國Pitman College研究,曾任公駐美新聞局代表、民營公司、電台主持人。陳政三先生曾發表多篇論文、專書及譯著,是一名全職的「台灣研究」者。
 曾慧香局長在介紹演講者時,介紹陳政三是台灣史的研究達人;去年在澳門一項世界遺產博覽會與曾慧香局長結緣,經過深談發現陳政三對於澎湖過去的歷史有精深的研究與見解。經過將近一年努力特別安排這次演講,並敲下「19世紀外國人眼中的澎湖」的演講題目。
 雖然還是公務人員,但陳政三演講風格卻很生動,連裝扮也很講究;他頭戴「賽德克族」的頭飾,連站立的姿式都是賽德克的出草式。
 由他的演講內容可以知道他是一位對台灣歷史研究非常深入的人;為了這次演講,他以澎湖為主題,綜合荷蘭、明鄭、清朝、日本時期的歷史來做論述。19世紀的澎湖對清朝而言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但卻是外國人進入台灣與中國的轉口港、外國商船船難的鬼門關。
 西方人曾在澎湖青螺村、嵵裡探勘煤礦;西方人觀察台灣牛與澎湖查某刻苦耐勞的特點;天人菊3月宿命,澎湖讓西方人敗退的原因不是武力而是瘟疫,而且發生的時節都是3月天。英國駐台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走訪澎湖、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Joseph Steere)澎湖踏浪行、法國大文豪皮耶.羅逖(Pierre Loti, Julien Viaud)冰島漁夫與澎湖漁夫和「孤拔提督輓詞」的故事等平常較不受注意的史料。演講中陳政三也提出他到法國,取得光榮兵團博物館中有關孤拔提督在澎湖的資料,非常珍貴。
 昨天演講會從上午9點開始,一開場聽眾就全部坐滿,全場演講沒有人離場,其中講者與聽眾交流,非常熱絡。曾任外交官的陳政三對如此學術性的演講,竟然能在離島澎湖吸引鄉親熱情參與留下深刻印象。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國際新聞Int`l News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