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白沙漁業資源

白沙漁業資源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1年 9月 5日, 14:54

白沙漁業資源轉型結合觀光 善加利用是澎湖走上世界舞台的人文資源
圖檔
●北海漁業資源除丁香永續外,傳統的牽罟漁法已式微。(宋國正攝)

 前言:以沿、近海捕撈為主要漁業之白沙鄉,在民國六十、七十年代雖採取積極的漁撈作業,但因缺乏妥善有效的資源保護措施,導致近海漁業資源逐年枯竭。目前雖然在地方政府協助下漸漸轉型為生態觀光,形成本縣觀光事業的重要資源,若能妥為維護並善加利用,將是離島澎湖走上世界舞台的一項人文資源。

 (記者宋國正專題報導)白沙鄉漁業是以沿、近海捕撈為主,但在民國六十、七十年代(1971-1981)由於採取積極的漁撈作業,相對地又缺乏妥善有效的資源保護措施,因而造成沿、近海漁業資源的枯竭。以赤崁的丁香魚場來說,赤崁早年隨漁業的發展,漁港不斷擴建(赤崁遊艇碼頭闢建後,漁港面積比五十年代增加了近十倍之多),建港影響了水文使螺貝減產,而西面的地下水庫使魚苗匱乏(丁香魚適棲於淡鹹水交會、濃度適合之處)。加上「扒網」的濫捕,終於導致丁香魚源的枯竭。
 因漁民警覺資源上的危機,民國七十五年(1986)五月,赤崁、鳥嶼兩村漁民互相約束,從農曆的五月九日到二十四日禁捕丁香。翌年五月,赤崁、鳥嶼、後寮漁民又訂立禁捕丁香幼魚公約,以每年的五月一日到六月七日為丁香禁漁期,禁漁範圍包括吉貝、赤崁、鳥嶼、後寮海域。民國七十八年(1989),縣政府宣布,每年丁香魚產卵期由縣政府公告禁捕期限(民國八十年以後,每年以農曆四月十六日到五月一日為禁漁期);此後,幾乎每到農曆五月份,鳥嶼和赤崁的漁民也都會自律性發起丁香禁漁期。然後,禁漁期雖實施多年,但資源仍未見復甦,顯示可能澎湖海域環境因子已改變或禁漁期的時機不宜。目前禁漁期之訂定並非基於生物學之考量,而是依據漁民作業經驗而訂定。
 丁香魚種之生命週期短、具有高度死亡率、資源變動易受環境影響,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在民國九十二年(2003)針對澎湖海域日本銀帶鯡(丁香魚)進行其利用組織切片觀察卵巢發育過程之研究報告指出,魚類產卵期會受外界環境因子影響,如溫度、鹽度和光照週期等,同時水溫之變化亦會影響產卵數。由澎湖海域月平均溫觀察,日本銀帶鯡生殖期於二月開始,為春天水溫將逐漸回暖之際,產卵結束為秋天水溫下降之際,生殖期長達八個月,因生命週期短,推斷無法有第二次卵巢成熟,且據估計每次產卵數在1,200粒左右。
 丁香魚生殖期為每年二至九月,且有兩次生殖高峰分別為三至四月與七至八月,在五月禁漁期尚未開始實施前,許多成魚在尚未產卵或產卵中業已遭捕撈,因此可能導致禁漁期實施多年,漁獲量仍逐年下降。因此適宜的禁漁期可幫助資源之復甦與利用,且禁漁期可隨環境變遷而改變,基於生物學之考量,認為應將禁漁期訂於四月及七月較為恰當。
 民國九十三年(2004)五月十六日起再限制十六種魚類(臭肚魚、石斑類、青嘴龍占、嘉臘、黑鯛、黃錫鯛、黃鰭鯛等)體長未滿九公分者,不得採捕、販賣。民國九十五年(2006)縣府公告自六月一日起,除了領有合法養殖執照業者,或以研究調查為目的之外,禁止在本縣海域內採捕長硨磲及鱗硨磲。
 民國六十二年(1973)縣政府從日本引進人工魚礁製造及投放技術來試驗,在翌年正式投放第一批人工魚礁。為誘集保護並培育魚類,本鄉海域自民國六十三年至民國八十年(1974-1991),於大倉西南方、後寮北方、以及姑婆嶼西方共三處投放各型大小水泥礁體。民國八十九年(2000)十二月,澎湖水試分所首次成功培育了五十萬粒銀塔鐘螺幼螺苗在本鄉金嶼海域放流,以便利用銀塔鐘螺吃掉覆蓋在珊瑚上面的藻類,幫助恢復珊瑚生機。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白沙鄉赤崁丁香魚季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4月 12日, 19:03

白沙鄉赤崁丁香魚季即將來到,這項屬於白沙特有的漁業文化,激起人們無限的感觸。喜的是:文化得以傳承;憂的是:盛況不復已往。

 長久以來,每年四月到十月,是澎湖北海丁香魚的盛產期。在全盛時期,擁有100多艘撈捕丁香魚的龐大船隊紀錄。隨著時光的流逝,昔日的榮景已不復見,100多艘漁船,也逐漸轉業收編。

 漁業由盛而衰,自有歷史背景,除了漁撈成本逐漸提高,產值江河日下之外,漁源枯竭和缺乏包裝行銷,更是重要因素。

 丁香魚具有很高的鈣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是上天賜給人類的最好禮物。

 近年來,丁香魚和其他魚類一樣,由於肆無忌憚的濫捕,使得產量愈來愈少。撈捕丁香的漁船愈來愈無利可圖,紛紛退出捕丁香的行列,造成赤崁丁香文化的式微。

 所幸現在人們都有所了解,不能竭澤而漁,海洋資源必須保護,每年都會實施禁捕期,以確保世世代代子子孫孫不虞匱乏。

 赤崁丁香季的開鑼,象徵著赤崁人意識的覺醒,一方面禁捕,一方面推展,令人欣慰。

 現在赤崁當地村民,已發展出一套自發性的集體漁權營運制度,以產業文化的行銷手法,統一齊集在熱鬧的廟口,將丁香魚包裝標售,表現出漁村的特色與人情味。

 相信在赤崁人的努力經營,配合一定時間的禁捕,並強化具有地方特色的行銷手法下,赤崁丁香的盛況,會再恢復昔日璀璨奪目的榮景。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白沙特產丁香干貝 鮮味十足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5月 3日, 16:15

白沙特產丁香干貝 鮮味十足
圖檔
拌麵 炒菜口感十足 具有海洋風味

(記者宋國正報導)孤懸的澎湖離島,因四面環海,以盛產海鮮聞名,由於海鮮素材取得容易,新近也吹起干貝海鮮醬風,利用本地盛產的丁香、蝦米,搭配越南進口的干貝及台灣本島引進的辣椒,製作成美味可口的丁香干貝罐頭,成為喜好小酌的民眾必備良品,連台灣本島民眾也慕名跨海而來訂購。
經營蚵仔麵線業者楊淑媛,由於經常前往漁市場購物,眼見豐富的海鮮資源,興起嘗試自行製作干貝海鮮醬的念頭,原本僅供自己嚐鮮,部分則送給友人品嘗,不料廣受歡迎,因此納入生產體系,意外開創事業的另一春,並陸續開發出香辣小卷、丁香罐頭。
由於澎湖為海鮮生產王國,楊女士以丁香、小蝦米為原料素材,並堅持嚴選幼丁材料,同時丁香五月份進入禁補期,必須先行購買囤貨,才能因應市場的需求,目前每日製作四百罐,但過年期間旺季仍供不應求,而越南進口的干貝,則豪爽的以塊狀製作,不同於台灣只用干貝絲,滿足老饕口感的需求。
製作的過程,則油炸相關材料十分鐘,主要是讓乾料水分濾乾,至於丁香干貝的辣度,則取決於使用的辣椒種類,大辣使用的是朝天椒、小辣則用普通大辣椒,但辣椒最怕颱風過境,價格飆漲會將近八倍,因此控制成本最重要,隨後則以真空包裝成罐頭,冷藏期限可達三個月、冷凍則可達九個月,不論拌麵、炒菜等口感十足,具有海洋風味。
本縣各處潮間帶農曆年後,都會出現一種可食用的「青菜仔」,即是村婦口中的海菜,因為它營養價值高,野生種又獨具風味,不但是餽贈親友的海鮮精品,也是海產店中的寵兒。是漁婦平日生活的一種副業,亦為澎湖縣重要的潮間產業。但因今年氣候比往年冷得長,海菜苗處處可見,漁婦預計今年海菜可能較往年來得多。
海菜屬礁膜科類,一般人稱之青菜仔,和生長在姑婆、雞善、錠鉤島上的紫菜不同。海菜每年農曆春節過後即開始生長、範圍極廣,在全縣的潮間海域處處可見,由於口味不亞於野生紫菜,頗受海產店的喜愛,因此漁婦都會前往採擷販賣當成一種副業。
近十多年來,隨著澎湖的觀光產業起飛,海菜價格也水漲船高,除了漁婦賣力的採取做為家用及饋贈親友外,一些腦筋動得快的民眾,在工作之餘出動全家大小下海採擷販賣,由於一年出售海菜的數字高達三至四十萬元之譜,無形中每年的海菜採擷,成為澎湖重要的潮間產業。
澎湖所盛產的野生海菜,是一種可食用的綠藻,葉狀體不及紫菜寬厚,營養價值高,野生種又獨具風味,不但是餽贈親友的海鮮精品,也是海產店的寵兒。每當農曆年過後,各地潮間帶海菜果孢子即長出幼芽,直至葉狀體長到二十公分左右時,開始採收。海菜用途甚廣,除一層細胞掩不住的嫩綠,一鍋好湯擋不住的滑溜外,在湯中放下少許的魩仔魚也樂在其中。
姑婆嶼野生紫菜是白沙獨有特產,漁業權由赤崁村擁有
澎湖島礁眾多,冬季風浪又大,紫菜的生長條件很好,在北海、南海中的許多無人島,都有天然紫菜的分佈,其中南海各島並沒有漁業權(採集擴)登記,各村居民都可以任意採摘。反觀北海各無人島的野生紫菜,均有漁業權登記,由村民共同輪流採摘,早在清道光年間姑婆嶼上即豎立一塊「紫菜權勒石」,因年代久遠於八十三年始重新豎立之勒石,做為姑婆嶼之紫菜採摘權歸屬赤崁的依據。
赤崁村的龍德宮,為使紫菜的生產量達到合理的分配,早期就將全村分為頂甲和下甲,輪流來採集姑婆嶼和屈爪的紫菜,由於鳥嶼村的部份居民以前也是由赤崁遷移過去的,因此兩村的關係向來和諧,以往,屈爪嶼的紫菜採收與管理,都由兩村共同負責。姑婆嶼則全歸屬赤崁村管理。
每年中秋過後,管理委員會就雇請二位村民為一組,輪流前往姑婆對看護紫菜,以防盜採。待紫菜完全生長後,再報請委員會準備採收。採收前有許多繁重的準備工作,包括船隊的編制、採收人員的編號工作等。一旦北風較弱,委員會立即通告全村,準備翌日清晨六至七時出動採拔紫菜。此項全體村民乘船出海作業之景況,在孤懸的澎湖群島,也只有白沙鄉的赤崁村採拔紫菜時刻才看得到。

●採擷回來的海菜因處理過程繁複,須有足夠人手因應。(宋國正攝)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相關新聞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