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中正、永安橋

中正、永安橋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3月 15日, 21:30

中正、永安橋由來
圖檔
 (記者鄒秀成專題報導)中正與永安橋的改建被縣府列為重要施政工作,但很少人知道中正橋原名為「繼安橋」,早在清光緒13年(西元1887年)間即已存在;而永安橋原名「上澤石橋」,出現的時間更早,清乾隆38年(1773年)就已在當地岩盤上修築石堤成橋。

 早年澎湖本島與白沙嶼並不相連,而兩島間有一突出岩盤即中屯。因澎湖本島與白沙嶼的中間,各島之間的距離很近,而海底全以岩盤相連,退潮時岩盤則露出水面,行人得以涉水而渡。清康熙年間將此突出岩盤取名為「中墩鄉」,即今日的中屯。而後再以此「中墩嶼」為中繼地,在岩盤上修築石堤,連接前、後(即白沙和馬公)各島間的交通之便。

 澎湖本島北部的鼎灣澳「西寮鄉」連接「中墩嶼」南邊的石堤,稱之為「下澤石橋」,又名「繼安橋」,即今日的中正橋;「中墩嶼」的橋頭小廟內,立有清光緒13年(1887年)時所建的創造繼安橋記石碑。自「中墩嶼」北連「白沙嶼」東南部「瓦硐澳城」前的石堤,稱為「上澤石橋」,又名「永安橋」,城前的橋頭小廟內立有清乾隆38年(1773年)時所建的重修永安橋記石碑。

 民國26年,日本政府基於軍事上的需要,將澎湖本島、中屯與白沙之間的兩座石堤,整建為永久石橋,並改稱為「彌榮橋」和「萬歲橋」。民國39年,縣長李玉林將橋面拓寬為單向車道,隔年完工;為感念當時總統蔣介石德澤澎民,乃將「彌榮橋」改名「中正橋」,「萬歲橋」改為「永安橋」。

 台灣省政府公路局於民國65年將橋體升高加寬成雙線道,並增設涵洞於中段。民國86年再將原有橋樑加高、加寬,並以預力拱橋加大跨距,建造時分別採三跨及單跨的混凝土預力樑構造,其餘部分為路堤,即今日現狀。

●現今的中正、永安橋是在民國86年改建而成,阻隔海水交換嚴重。(鄒秀成攝)

中正、永安橋 規劃打開路堤擴大通水面積
︻記者黃政義報導︼王乾發縣長昨天在工務處長林耀根的陪同下,冒著強風前往中正、永安橋巡視,實地了解兩座橋樑路堤段開通的規劃,兩座橋樑將以加大跨距,擴大通水面積以利內灣海水的交換,創造澎湖內海生物的多樣性,恢復海洋生態的永續利用。

203號縣道是馬公市經湖西鄉、白沙鄉至西嶼鄉的交通幹道,其中,由湖西鄉中西村銜接中屯島至白沙鄉講美村此路段,是由中正橋及永安橋兩座橋樑所串連;過去中正橋及永安橋的堤體是以孔隙堤方式興建,內外的海水可以藉由漲、退潮進行對流,對於海水交換尚無造成太大影響,經民國六十五年及八十六年的兩次改建,考量工程安全性、經費,而將路堤改為不透水型式,分別採三跨及單跨的混凝土預力樑構造,其餘部分為路堤,雖將道路予以截彎取直,但卻阻礙了海水的交換性以及限縮生物的廊道,導致內灣水體交換率降低,影響內海灣的海域生態。

王乾發縣長對此問題深表重視,昨天專程前往實地會勘,王縣長表示:由於內海水體交換性不佳,導致當地海域環境急速惡化,因此,改善澎湖內灣海水自然流通循環,已成為此一內灣刻不容緩的問題。他強調:海洋是澎湖的母親,澎湖幾世紀來賴以維生的海洋資源,政府絕對會竭盡最大的心力為所有鄉親的福祉、為海洋保育而努力,讓本縣的海洋資源得以生生不息。

縣府已完成初步工程調查的評估規劃,王縣指示工務處應將中正、永安橋路堤段打通工程計畫列為重大施政工作,以中正橋優先,儘速辦理,整建為跨距橋樑以增加通水面積,讓內灣與東邊海域流通,恢復海洋生態及島嶼環境資源永續經營。

未來中正、永安橋的規劃將以打開路堤為施工方式,以增加通水斷面,改善海水交換率,並進而擴大範圍將澎湖跨海大橋 予以一併打開,將來,設計橋樑時會將橋孔加以擴大,並加入海洋意象的設計元素,改善橋樑景觀,增加觀光的吸引力。

圖說:王乾發縣長親赴中正、永安兩橋會勘,並聽取工務局長林耀根的工程規劃簡報。︵黃政義攝︶

中正橋 永安橋 縣長:橋樑建築之恥
圖檔
●縣長實地勘察中正、永安橋。(鄒秀成攝)

長期阻斷澎湖內外海 縣府計畫爭取經費改以生態工法施建
 (記者鄒秀成報導)聯繫白沙與馬公之間的中正、永安兩座橋,由於長期阻斷澎湖內、外海,使得海水交換率極低,形成澎湖海域的生態浩劫;不但內海幾成死海,外東、北海也因水文改變影響整個澎湖海域,常年來一直為地方民眾和保育人士詬病。縣長王乾發也多次以「橋樑建築之恥」來形容這兩座橋,為展現活化全澎海域的決心,他將在任內極力推動橋樑改建,要求權責單位改以生態工法施建。
 當年中正橋及永安橋完工時的堤體,是以孔隙堤方式興建,內外海的海水可以藉由漲退潮進行對流,對於海水交換尚無造成太大影響。惟經民國65年及81年的二次改建,考量工程安全性和經費,當時省政府工務局堅持將路堤改為不透水型式,時任縣長王乾同極力反對並採拖延戰術,然因任內過世終擋不住該政策。省工務局分別採三跨及單跨的混凝土預力樑構造,其餘部分為路堤,雖將道路截彎取直,但卻阻礙海水交換性以及限縮生物廊道,導致內灣水體交換率降低,從此形成澎湖內、外海阻隔,海域生態的浩劫就此展開。
 由於內海水體交換性不佳,導致當地海域環境急速惡化,因此,改善澎湖內灣海水自然流通循環,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王縣長對此問題深表重視,他強調,海洋是澎湖的母親,澎湖幾世紀來賴以維生的海洋資源,政府絕對會竭盡最大的心力為所有鄉親的福祉、為海洋保育而努力,讓本縣的海洋資源得以生生不息。日前特地在工務處長林耀根的陪同下,親自前往中正、永安橋巡視,實地了解兩座橋樑路堤段開通規劃,初步計畫將以加大跨距,擴大通水面積,以利內灣海水交換,創造澎湖內海的生物多樣性,恢復海洋生態。
 目前縣府已完成初步「工程調查評估規劃」,縣長指示工務處將中正、永安橋路堤段打通工程計畫列為重大施政工作,以中正橋優先,儘速辦理,整建為跨距橋樑以增加通水面積,讓內灣與東邊海域流通,恢復海洋生態及島嶼環境資源永續經營。未來中正、永安橋規劃以打開路堤為百分之百方式,增加通水斷面,改善海水交換率,並進而擴大範圍將澎湖跨海大橋予以一併打開。將來設計橋樑時將橋孔加以擴大,並加入海洋意象之設計元素,改善橋樑景觀,增加觀光吸引力。長久而言,縣長希望向中央爭取經費,以生態工法將橋樑改為斜張橋、鋼拱橋或預鑄混凝土箱型梁橋。

縣長力主任內改建中正 永安橋
圖檔
活化海洋永續生存 保育與漁業團體齊聲叫好

 前言:中正與永安兩座橋樑在早年興建時,由於生態工法的概念尚不被重視,長久以來,意外成為造成海洋資源枯竭和海域生態惡化的兇手之一。縣長王乾發力主在任內投入橋樑改建工作,打通澎湖內、外海的阻隔,活化海洋永續生存;獲致各界掌聲和鼓勵,出現難得的保育團體叫好,漁民朋友也稱慶的情形;不再對立,站在同一陣線。

 (記者鄒秀成專題報導)過去澎湖曾經擁有珊瑚礁,多集中在淺海,以石珊瑚為主。根據最近調查報告顯示,本縣青灣內灣的珊瑚覆蓋率,短短一年從7成以上降至2成以下,且5成至7成的珊瑚死亡;軸孔、枝狀軸孔及腦紋珊瑚等,均被泥沙覆蓋。這可歸咎於許多工程土方以及廢棄物未善加處理,大雨沖刷之後均被帶到海中,導致澎湖內灣海水交換不佳,海域環境急速惡化。因此,如何改善澎湖內灣水體交換性?已然成為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縣內203號縣道為馬公市經湖西鄉、白沙鄉至西嶼鄉的交通幹道。其中由湖西鄉中西村銜接中屯島至白沙鄉講美村的路段,係由中正及永安兩座橋樑所串聯。

 過去中正橋以及永安橋的堤體以恐隙提方式興建,內外的海水可以藉由漲、退潮進行對流,對於海水的交換實無造成太大影響。惟經歷民國65年以及86年的兩次改建,考量工程安全性,將路堤改為不透水型式,分別採三跨及單跨的混凝土預力樑構造,其餘部分為路堤,雖將道路截彎取直,但卻阻礙海水交換性以及限縮生物廊道,導致澎湖內灣水體交換率降低,影響生物的多樣性。

 澎湖內海生態衰敗的原因是多面現象的,有潮間帶的過度利用、沿近海岸的漁業枯竭、水質污染、人造建物改變海流性質,甚至是全球環境變遷所造成的。但主要為潮間帶淤積所造成影響較為顯著,且由於砂砱經由人為因素斷裂後就地沉積均勻化,使得潮池、群礁海蝕溝等被其所掩埋,接著泥沙覆蓋其上,而使棲地平面單一化,甚至造成潮間帶的淤淺。因此移除砂砱、泥沙等沉積物有助於回復棲地多孔性和幫助海洋生物的附著、生長與繁殖。

 縣府基於上述理由,計畫以改建的方式將中正橋及永安橋加大跨距以擴大通水面積,使行水區域增加,以利於內海海水的交換率。海水交換率的增加不僅有利於沉積物的移除、有機質的稀釋、人為破壞及壓力的減緩,更能幫助藻類的生長。而海草床的棲身地環境不僅對海岸線有穩定效果,也是海洋生物重要的棲所及食物來源,對內灣珊瑚礁的生長率及珊瑚礁正常發展,其生態價值不亞於珊瑚礁生態系,而生態橋樑更可展現澎湖生態海洋的意象。

 隨著觀念的改變,國內現行規範對橋樑設計提出的要求是適用、經濟、安全、美觀。人們對橋樑景觀的要求越來越高,橋樑巨大的跨度、強烈的形體表現力、超凡的尺度,均對城市或大地景觀產生較大的影響,往往成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視窗。目前台灣的許多橋樑設計,均以融入該地方特色做為吸引觀光,或者凝聚地方認同為設計理念。因此日前縣議會在討論此案時,多數議員均認為改建橋樑除了首重安全性以外,應朝兼具美觀創造附帶觀光價值的方向發展。

●縣長多次前往中正橋勘查,聽取橋樑改建評估報告。(鄒秀成攝)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中正永安橋改建攸關內海開發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7月 13日, 20:17

中正永安橋改建攸關內海開發
魏長源要求縣長舉債都要完成兩座橋樑的改建工作
 (記者鄒秀成報導)中正、永安兩座生態橋的改建,關係到整個澎湖內海的開發與海洋生態復育;由於中央仍未確定補助經費的額度,議員魏長源昨天要求縣長:「舉債都要完成兩座橋樑的改建工作」。
 最早在議會提出以生態工法改建中正與永安橋的魏長源議員指出,聯繫白沙與馬公之間的中正、永安兩座橋,由於長期阻斷澎湖內、外海,使得海水交換率極低,形成澎湖海域的生態浩劫;不但內海幾成死海,外東、北海也因水文改變影響整個澎湖海域,常年來一直為地方民眾和保育人士詬病。他說,最早中正橋及永安橋完工時的堤體,是以孔隙堤方式興建,內外海的海水可以藉由漲退潮進行對流,對於海水交換尚無造成太大影響。但經過民國65年及81年的二次改建,考量工程安全性和經費,當時省政府工務局堅持將路堤改為不透水型式,時任縣長王乾同極力反對並採拖延戰術,然因任內過世終擋不住該政策。省工務局分別採三跨及單跨的混凝土預力樑構造,其餘部分為路堤,雖將道路截彎取直,但卻阻礙海水交換性以及限縮生物廊道,導致內灣水體交換率降低,從此形成澎湖內、外海阻隔,海域生態的浩劫就此展開。
 魏長源說,由於內海水體交換性不佳,導致當地海域環境急速惡化,因此,改善澎湖內灣海水自然流通循環,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他強調,海洋是澎湖的母親,澎湖幾世紀來賴以維生的海洋資源,政府應竭盡最大的心力為所有鄉親的福祉、為海洋保育而努力,讓本縣的海洋資源得以生生不息。已知目前縣府初步計畫將以加大跨距,擴大通水面積,以利內灣海水交換,創造澎湖內海的生物多樣性,恢復海洋生態。
 然即使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建議以「道路生活圈改善」的名目來爭取經費,但至今交通部仍未確定補助金額,魏長源認為經費充分與否將決定橋樑改建工作的品質;因此他指出全台多個縣市為籌措地方建設經費,已超出舉債上限,而澎湖縣政府目前尚在舉債額度之內,因此他要求縣長:「舉債都要完成兩座橋樑的改建工作」。
 縣長表示,目前縣府已完成初步「工程調查評估規劃」,他指示工務處將中正、永安橋路堤段打通工程計畫列為重大施政工作,以中正橋優先,儘速辦理,整建為跨距橋樑以增加通水面積,讓內灣與東邊海域流通,恢復海洋生態及島嶼環境資源永續經營。未來中正、永安橋規劃以打開大部分路堤的方式,增加通水斷面,改善海水交換率,並進而擴大範圍將澎湖跨海大橋予以一併打開。將來設計橋樑時將橋孔加以擴大,並加入海洋意象的設計元素,改善橋樑景觀,增加觀光吸引力。長久而言,縣府希望向中央爭取經費,以生態工法將橋樑改為斜張橋、鋼拱橋或預鑄混凝土箱型梁橋,但受限於經費,目前傾向朝後者規劃。

中正、永安橋改建工程 7.26.
中正橋等橋樑長度應考量路段可打開的最大路堤長度辦理,並增加橋樑段的長度,以擴大通水斷面及提升海水交換率,涵養內灣的海洋生態。

 由於中正、永安橋兩座橋樑的路堤為不透水型式,長年以來阻礙了海水的交換性以及限縮生物的廊道,內海因橋樑堵塞已經變成閉鎖性海域,並趨向貧瘠,現況橋樑底高度不足以影響航運,加上橋樑位於潮間帶,也因鹽化已逐步加速老化。

中正橋、永安橋兩座橋樑路堤段對地方生態與觀光已造成影響,為了澎湖的永續海洋環境,改建工程已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目前橋樑改建工程由縣府工務處規劃執行,現正進行工程設計階段,規劃將採混凝土箱型樑橋加脊背橋型式辦理,脊背橋橋塔並以澎湖海洋意象呈現。

中正橋部分中西端橋樑長度及永安橋中屯端橋樑長度,應考量路段可打開之最大路堤長度辦理,並應增加橋樑段長度,以擴大通水斷面及提升海水交換率,涵養內灣海洋生態。而改建車道配置部分增加機車及自行車專用道,寬度部分則考量前後路段寬度及未來交通量,審慎評估辦理。

 至於橋型部份,原設計以一座橋塔設計恐怕未能彰顯其特色,王縣長希望中正橋部分能朝向三座橋塔來設計,以利整體橋樑景觀,增加觀光吸引力。至於中正橋的橋底高程,應以滿潮時可供二十噸以下的漁船及遊艇過航行來設計。

王縣長強調:中正、永安橋路堤段打通工程計畫是縣政推動工作的重點,期改建為跨距橋樑增加通水面積,讓內灣與東邊海域流通,海洋生態得以恢復,島嶼環境資源能永續經營。

△王乾發縣長親赴中正、永安橋會勘,並對橋樑的設計提出看法與指示。(黃政義攝)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中正永安橋改建進入設計規劃階段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10月 2日, 17:32

中正永安橋改建進入設計規劃階段
圖檔
完成後滿潮仍可供20噸以下漁船及遊艇航行打通內灣與東海
●中正橋改建開始進入設計規劃。(鄒秀成攝)
 (記者鄒秀成報導)縣長王乾發日前在接受電視台專訪時,特別強調中正、永安兩座生態橋的改建,認為改建關係到整個澎湖內海的開發與海洋生態復育。指出未來將改建為跨距橋橋梁增加通水面積,中正橋橋底高程以於滿潮時可供20噸以下漁船及遊艇航行設計,讓內灣與東邊海域流通、連結,海洋生態得以永續,
 縣長指出,中正、永安兩座橋,由於長期阻斷澎湖內、外海,使得海水交換率極低,形成澎湖海域的生態浩劫;不但內海幾成死海,外東、北海也因水文改變影響整個澎湖海域,常年來一直為地方民眾和保育人士詬病。他說,最早中正橋及永安橋完工時的堤體,是以孔隙堤方式興建,內外海的海水可以藉由漲退潮進行對流,對於海水交換尚無造成太大影響。但經過民國65年及81年的二次改建,考量工程安全性和經費,當時省政府工務局堅持將路堤改為不透水型式,當時縣府極力反對並採拖延戰術,然終擋不住既定政策的執行。省工務局分別採三跨及單跨的混凝土預力梁構造,其餘部分為路堤,雖將道路截彎取直,但卻阻礙海水交換性以及限縮生物廊道,導致內灣水體交換率降低,從此形成澎湖內、外海阻隔,海域生態的浩劫就此展開。
 由於內海水體交換性不佳,導致當地海域環境急速惡化,因此,改善澎湖內灣海水自然流通循環,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縣長強調,海洋是澎湖的母親,澎湖幾世紀來賴以維生的海洋資源,政府應竭盡最大的心力為所有鄉親的福祉、為海洋保育而努力,讓本縣的海洋資源得以生生不息。目前縣府初步計畫將以加大跨距,擴大通水面積,以利內灣海水交換,創造澎湖內海的生物多樣性,恢復海洋生態。
 縣長表示,目前縣府已完成初步「工程調查評估規劃」,他指示工務處將中正、永安橋路堤段打通工程計畫列為重大施政工作,以中正橋優先,儘速辦理,整建為跨距橋梁以增加通水面積,讓內灣與東邊海域流通,恢復海洋生態及島嶼環境資源永續經營。未來中正、永安橋規劃以打開大部分路堤的方式,增加通水斷面,改善海水交換率,並進而擴大範圍將澎湖跨海大橋予以一併打開。將來設計橋梁時將橋孔加以擴大,並加入海洋意象的設計元素,改善橋梁景觀,增加觀光吸引力。長久而言,縣府希望向中央爭取經費,以生態工法將橋梁改為斜張橋、鋼拱橋或預鑄混凝土箱型梁橋,但受限於經費,目前傾向朝後者規劃。
 縣長強調中正、永安橋是早年的建設成果,確實提高馬公與白沙之間的交通便捷性,但不透水路堤式的橋梁建築,對海洋生態確實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澎湖的永續海洋環境,他堅持改建工程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所幸交通部已允諾將改建計畫納入生活圈道路改善系統,協助編列補助預算。他同時也感謝縣議會對此議題的支持。目前中正、永安橋橋梁改建工程由縣府刻正進行設計規劃階段,王縣長表示,規劃完成後將儘速報請交通部,未來改建為跨距橋梁增加通水面積,中正橋橋底高程以於滿潮時可供20噸以下漁船及遊艇航行設計,讓內灣與東邊海域流通、連結,海洋生態得以永續,也為澎湖整體發展開創留下生機。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中正永安橋改建案 重大突破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12月 29日, 19:36

中正永安橋改建案 重大突破

公路總局允諾納入生活圈道路改善系統同意補助8億元
●公路總局副局長趙興華(左),同意先補助中正永安橋改建8億元。(鄒秀成攝)
 (記者鄒秀成報導)在縣長王乾發親自向總統馬英九力爭後,馬總統同意將於近日來澎宣布政府支持中正永安橋改建的立場;為此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趙興華昨天先行抵澎拜會縣長,交談後趙副局長贊同內海打通與維護海洋資源的重要性,並允諾將改建計畫納入生活圈道路改善系統,原則同意編列補助8億元。
 縣長王乾發昨天趁著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趙興華拜會的機會,全力爭取中正永安橋改建工程能獲中央支持與經費補助;並強調馬總統也認同這項復育海洋的計畫。縣長強調,中正、永安橋是早年的建設成果,確實提高馬公與白沙之間的交通便捷性,但不透水路堤式的橋樑建築,對海洋生態確實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澎湖的永續海洋環境,他堅持改建工程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溝通之後,趙副局長贊同內海打通與維護海洋資源的重要性,並允諾將改建計畫納入生活圈道路改善系統,同意先編列補助8億元。
 縣長強調,澎湖加入「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未來將持續致力於海洋資源的保護工作,因此恢復海洋生態及島嶼環境資源永續經營相當重要,將來中正永安橋的改建將以擴大通水斷面及提升海水交換率,以涵養內灣海洋生態。未來將改建為跨距橋樑增加通水面積,中正橋橋底高程以於滿潮時可供20噸以下漁船及遊艇航行設計,讓內灣與東邊海域流通、連結,海洋生態得以永續。又表示,澎湖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刻,觀光旅遊產業發展蓬勃,期待中央給予澎湖更多關注與支持,協助完成此項地方的重大建設。澎湖是鄉親共同生長、並且要永續生活的地方,為了澎湖的永續海洋生態環境,希望中央能盡力給予經費補助以順利推動改建工程。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中正、永安兩橋改建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3年 2月 22日, 10:24

中正、永安兩橋的改建,應兼顧觀光吸引力加值效果。(鄒秀成攝)

陳雙全籲縣府爭取今年定案 同時兼顧觀光吸引力加值效果
 (記者鄒秀成報導)中正、永安橋改建,攸關澎湖海洋環境永續發展,然縣府爭取年餘,至今中央對補助經費的額度尚未明朗;議員陳雙全希望縣府務須於今年爭取定案,同時對於橋梁造型設計,他建議縣府應兼顧觀光吸引力加值效果來考量。
 陳雙全議員表示,本縣中正、永安橋兩座橋梁的路堤均為不透水型式,長久以來阻礙海水交換以及限縮生物廊道,澎湖內海因橋梁阻塞,已經變成閉鎖性海域並趨向死寂;特別是現況橋梁的高度不足,嚴重影響東海、白沙與馬公間的航運,同時橋梁長年因鹽化已逐步加速老化等問題。為了澎湖的永續海洋環境,改建工程已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他又指出,雖然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與前交通部長毛治國,曾於去年4月16日到本縣考察交通建設,但認為橋梁改建如以專案方式推動難度較高,僅允諾將此計畫納入生活圈道路改善系統,地方尚需自籌負擔12%的經費,並擇中正橋優先施作。但截至目前為止,交通部對補助經費的額度至今尚未明朗化,深恐會影響到全案的興建進度,他希望縣府能再積極爭取,全案務須在今年度內定案。
 至於有關橋梁造型、材質、車道配置、橋寬、高度等設計問題;陳雙全呼籲縣府應以前瞻、宏觀的思維,兼顧觀光吸引力加值效果來考量;期許中央與地方團結合作,全力以赴,讓澎湖兩座生態大橋能如質、如期完工,創造澎湖更美好的未來。
 針對陳雙全議員的呼籲,縣府指出有關中正橋及永安橋改建工程經費爭取部分,分別在去年4月16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考察澎湖地區交通建設,以及5月11日府會前往交通部爭取離島機票凍漲時,均積極爭取橋梁經費,並獲毛前部長口頭指示中正橋改建工程在最節省經費設計下,由縣府依規定申請納入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辦理,去年8月16日即提出申請補助,將待交通部審議結果繼續辦理。
 有關橋梁造型、材質、車道配置、橋寬、高度等設計問題,縣府表示,中正橋預計採預力混凝土箱型梁橋搭配脊背橋方式辦理,永安橋則預計採預力混凝土箱型梁橋;其餘設計問題因刻正辦理設計作業中,會依照建議審慎考量,以利工程能如質、如期完工。
 縣府強調,澎湖加入「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未來將持續致力於海洋資源的保護工作,因此恢復海洋生態及島嶼環境資源永續經營相當重要,將來中正永安橋的改建將以擴大通水斷面及提升海水交換率,以涵養內灣海洋生態。
 未來將改建為跨距橋梁增加通水面積,中正橋橋底高程以於滿潮時可供20噸以下漁船及遊艇航行設計,讓內海與東邊海域流通、連結,海洋生態得以永續。又表示,澎湖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刻,觀光旅遊產業發展蓬勃,期待中央給予澎湖更多關注與支持,協助完成此項地方的重大建設。
 澎湖是鄉親共同生長、並且要永續生活的地方,為了澎湖的永續海洋生態環境,希望中央能盡力給予經費補助以順利推動改建工程。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相關新聞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