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渡澎湖灣打出名號 報名破歷年
︻記者黃政義報導︼澎湖縣政府教育處昨天表示:﹁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即將於本月二十五日︵星期日︶上午七時三十分在馬公觀音亭 海域盛大舉辦開幕儀式,本屆報名的人數超過歷年,計有一千四百三十一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報名參加,精彩可期。
﹁2011年泳渡澎湖灣﹂的組別,計有:六公里超人組︵再分成競賽組及一般組︶、三公里鐵人組及五百公尺健康組;六公里超人組的賽事於當天上午七時三十分在西嶼鄉大菓葉漁港下水,三公里鐵人組及五百公尺健康組則於上午八時在馬公觀音亭 下水,縣府呼籲喜歡海上長泳活動的民眾,能夠到場來為參賽的選手加油、打氣。
澎湖縣政府於2003年至2007年辦理﹁泳渡澎湖灣﹂活動,獲得全國各縣市民眾的好評,歷年的泳渡澎湖灣活動皆安排在七月份辦理,惟該月份為澎湖縣的觀光旺季,造成報名期間甚多台灣選手表示買不到機票而無法前來參加,深感遺憾,縣府為考量﹁泳渡澎湖灣﹂活動的籌辦目的,除了為鼓勵運動之外,透過休閒運動來促進澎湖淡季的觀光旅遊,亦為重要的方向,所以,今年度復辦泳渡澎湖灣活動,在評量民間的習俗、海水潮汐及因應台澎交通的問題下,將﹁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延後至九月二十五日來舉辦,且,縣府亦協助訂不到機票的台灣選手來向航空公司協商加開航班;今年台灣各縣市參賽的選手為八百一十三人,較2007年泳渡澎湖灣的五百六十三人,增加了兩百五十人,總人數亦突破往年。
其次,泳渡澎湖灣的六公里超人組比賽,係從西嶼鄉的大菓葉漁港下水,橫渡澎湖灣至馬公市觀音亭 ,許多選手熱愛挑戰此一游泳路線,中秋過後,澎湖起風,亦增加挑戰該泳線的難度,台灣選手更期望能夠報名挑戰;今年報名參加六公里游泳路線的人數,由2007年的一百六十六人增加到三百零五人,為各組參加人數提升最多的一組。
澎湖縣四面環海,極適合發展長泳競技運動,更擁有世界級的泳渡勝地,湛藍的海水,繽紛的珊瑚,最具挑戰性的水域,最完善的海上戒護救生陣容,透過﹁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將使澎湖縣在﹁打造運動島﹂的願景上,出類拔萃。
泳渡澎湖灣今年人數創新高 25日熱鬧登場
(記者莊米期報導)澎湖縣政府舉辦「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即將於9月25日(星期日)上午登場,今年度報名人數突破往年,創歷年新高,計有1431位選手參加,活動精彩可期,縣政府邀請民眾屆時踴躍到場,為選手打氣加油!
「2011年泳渡澎湖灣」將於9月25日上午7時30分在觀音亭正式舉行開幕儀式,今年比賽組別有6公里超人組(再分競賽組及一般組)、3公里鐵人組及500公尺健康組。6公里超人組7時30分在西嶼鄉大菓葉下水,3公里鐵人組及500公尺健康組上午8時在觀音亭下水,總計有1431位選手參加。
縣政府於2003年至2007年辦理泳渡澎湖灣活動,獲得全國民眾的好評,歷年來都是在7月辦理,由於7月份是本縣觀光旺季,造成報名期間許多台灣選手表示買不到機票無法參加,而深感遺憾。
縣政府指出,為考量「泳渡澎湖灣」籌辦的目的除了為鼓勵運動之外,透過休閒促進澎湖淡季觀光也是重要方向,因此今年度復辦,縣府在評量民間習俗、潮汐及因應台澎交通問題下,將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延至9月25日辦理,且協助訂不到機票的台灣選手與航空公司協商加開航班,今年台灣參賽選手為813人,較2007年泳渡澎湖灣的563人,增加250人,總人數亦突破往年。
另外,澎湖縣辦理泳渡澎湖灣,6公里超人組係從西嶼鄉大菓葉下水橫渡至馬公市觀音亭,許多選手熱愛挑戰此一游泳路線,中秋過後澎湖起風,增加挑戰該泳線的難度,台灣選手更期望能夠報名挑戰,今年參加6公里游泳路線由2007年的166人增加為305人,是各組參加人數提高最多者。
主辦單位表示,澎湖縣四面環海,相當適合發展長泳競技運動,更擁有世界級的泳渡勝地,湛藍的海水,繽紛的珊瑚,最具挑戰性的水域,最完善的海上戒護救生陣容,透過「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將使澎湖在打造「運動島」的願景上出類拔萃。
千人泳渡澎湖灣 陣容壯盛

●王乾發擔任主祭官,率陪祭者為泳渡澎湖灣活動祈福。(莊米期攝)
縣長王乾發祭拜祈福 盼活動圓滿平安
(記者莊米期報導)眾所矚目的「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將於9月25日盛大豋場,縣長王乾發昨日上午親率縣政府秘書長許萬昌及相關主管,一同前往觀音亭上香,祈求活動圓滿平安!
祈福儀式於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舉行,遵循傳統古禮儀式,典禮莊嚴肅穆,簡單隆重,由縣長王乾發擔任主祭官,在立委林炳坤夫人張端美、縣議員鄭清發、秘書長許萬昌、縣政府各一級主管及縣體育會理事長胡松榮、總幹事葉冠男等人陪祭下,王乾發手持清香一柱,獻花、獻茗、獻果、獻財帛、恭讀文疏,敬告天地諸神,虔心祈願,祈求泳渡澎湖灣的活動順利舉行、圓滿成功。
停辦三年的泳渡澎湖灣活動,在眾所囑目下,將再度於9月25日上午七時三十分起在觀音亭海域盛大舉行。
縣長王乾發表示,澎湖縣四面環海,極適合發展長泳競技運動,更擁有世界級的泳渡勝地,今年的報名人數達到1431人,創歷年新高,盛況空前,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促進地方觀光,並呈現澎湖特有的人文風貌,創造澎湖另一健康、純樸、熱忱、開朗的新形象,也為本縣觀光事業帶來新的契機。
2011年泳渡澎湖灣盛大登場 1110人挑戰自我

●王乾發頒獎給最高齡的參加人員86歲顏吳秀鸞女士及83歲李傑先生。(莊米期攝)
(記者莊米期報導)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於昨日上午在湖西鄉林投公園海域盛大舉行,吸引上千名來自全國各地喜愛海上長泳活動的好手齊聚澎湖,挑戰自我,超越極限。
昨日上午天氣略顯陰霾,清晨六時多,林投沙灘開始湧進來自全國各地的游泳好手,蓄勢待發。今年參加人員中,年紀最大的隊員是高齡86歲的顏吳秀鸞女士以及83歲李傑先生,他們都是澎湖縣觀音亭晨泳會的成員。報名參賽人員最多的團體包括悠泳部落客、台中市假期早泳會、瑞芳區體育會早泳委員會、澎湖縣觀音亭晨泳會等,縣長王乾發特別頒贈獎牌感謝他們的支持。此外,這次活動也有小朋友在家人陪同下參加,親子一起迎接挑戰,別具意義。
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於昨日上午7時30分在湖西鄉林投公園隆重舉行開幕式,縣長王乾發、議員胡松榮、鄭清發、成萬貫、縣府秘書長許萬昌、體委會科長周國金,以及打造運動島委員黃友銘、李秀華、許瓊云等嘉賓都特別到場,為選手加油打氣。
王乾發縣長致詞時,首先感謝眾多熱愛游泳的鄉親參與泳渡澎湖灣活動,更歡迎813位來自台灣本島各地的好朋友共襄盛舉,王乾發邀請大家利用在澎湖的時間,到處走走,體驗澎湖悠閒的海洋風情,欣賞澎湖的美麗景致,以及品嚐名聞遐邇的澎湖美食,為澎湖之旅留下美好的足跡與回憶。
今年泳渡澎湖灣活動原訂於馬公市觀音亭海域辦理,因受東北季風吹襲影響,縣政府為顧及選手安全,更改活動場地至湖西鄉林投公園海域舉辦。王乾發對此強調,這是基於安全考量,希望參與者能諒解,縣府也絕對會動用所有可運用的人力,確保大家的安全,讓活動順利圓滿。
比賽在王縣長及貴賓們鳴槍下展開賽事,分為500M健康組、3KM鐵人組及6KM超人組(分為一般組及競賽組),上千人將林投沙灘點綴得熱鬧非凡,泳士們在澎湖最美麗的黃金沙灘,一波波下水向前,構成綿長寬廣的水中蛟龍畫面,場面浩大,十分壯觀。
停辦三年的泳渡澎湖灣,今年盛大辦理,報名人數1431人,完成報到者有1300多位,報到率9成,實際下水游泳者有1110人,實際參加者為8成。
活動過程中,有些選手無法游完全程,中途被救生員協助扶上岸,也有中途放棄者,他們說,因為比較習慣在觀音亭長泳,林投海域水文不同,游不太習慣。也有參加者說,因為動線不夠清楚,只好放棄。
不過,也有第一次參加泳渡澎湖灣的選手說,這次的泳渡經驗反而克服對大海的恐懼,還說一定要支持泳渡澎湖灣,下次要號召更多的好朋友組隊參加,接受挑戰。
經過一個上午的鏖戰,挑戰極限的選手們有了努力的成果。6KM超人競賽組總成績第1名是首次挑戰泳渡澎湖灣,來自彰化市的林薪聖,以1小時19分12秒游完全程,第2名是朱明全,花了1小時32分17秒拿下亞軍,第3名則是蘇昭寶,成績1小時34分13秒。
各組前3名分別是:男甲組:第1名朱明全(1:32:17)、第2名盧克昌(1:42:44)、第3名童清金(1:45:17)。男乙組:第1名蘇昭寶(1:34:13)、第2名鄭琮憲(1:34:58)、第3名陳順序(1:43:52)。男丙組:第1名林薪聖(1:19:12)、第2名朱仲強(1:34:53)、第3名呂若望(1:47:49)。女子組:第1名李揚(1:45:05)、第2名謝明芳(1:49:19)、第3名郭錦香(1:51:19)。
泳渡超人林薪聖 6公里競賽奪冠
●6公里超人競賽冠軍林薪聖。(莊米期攝)
(記者莊米期報導)6公里超人競賽組總冠軍林薪聖,以1小時19分12秒的成績稱王,獲得獎金新台幣1萬元,成為場上眾所矚目的焦點人物。
總冠軍林薪聖是彰化市活力泳健泳訓中心隊員,現年16歲,就讀達德商工二年級,過去曾參加鐵人三項比賽,這是第一次參加泳渡澎湖灣,也是他第一次參加海上長泳的挑戰。
林薪聖和幾位游泳同好組隊參加,他說,這次泳渡比賽的過程中,雖然游起來蠻吃力的,不過終於完成挑戰了,是一次難忘的經驗,他下次還會再來參加泳渡澎湖灣,挑戰自我。
林薪聖的成績與大會紀錄79分9秒差3秒,沒有破紀錄實在可惜!
泳渡澎湖灣 泳士展身手挑戰自我

來自彰化縣16歲輕年林薪聖六千公尺超人組中奪冠
︻記者黃政義報導︼﹁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於昨︵廿五︶日上午七時三十分在湖西鄉林投公園 海域盛大舉行,吸引一千四百三十一位來自全國各地喜愛海上長泳活動的朋友齊聚澎湖,並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縣長王乾發親自到場主持開幕式,並與體委會科長周國金、訪視委員李秀華、黃友銘、許瓊云、縣議員成萬貫、鄭清發、體育會理事長胡松榮等人共同鳴槍下水,選手依序:六千公尺超人組、六千公尺一般組、三千公尺鐵人組及五百公尺健康組等逐一下水,王縣長還親臨現場來為海中游泳的選手們加油、打氣,今年十六歲,來自彰化縣的林薪聖在六千公尺超人組中,以一小時十九分十二秒完成六千公尺的海泳,不但獲得男丙組的第一名,也勇奪總成績的冠軍,花開並蒂,成為昨天長泳大賽最風光的選手。
王乾發縣長在致詞時,首先感謝這一次有那麼多熱愛游泳的鄉親參與泳渡澎湖灣的活動,更歡迎八百一十三位來自台灣本島熱愛游泳的好朋友共襄盛舉,王縣長邀請大家能夠利用在澎湖的時間,到處走一走,體驗澎湖悠閒的海洋風情,欣賞澎湖的美麗景致,以及品嚐名聞遐邇的澎湖美食,為澎湖之旅留下美好的足跡與回憶。
今年的﹁泳渡澎湖灣」活動原先規劃在馬公觀音亭 海域辦理,因受東北季風吹襲的影響,縣府在顧及選手的安全,更改活動場地至湖西鄉林投公園 海域舉辦;王縣長對此強調:這是基於安全的考量,希望參與者能夠諒解,縣府也絕對會動用所有可運用的人力來確保大家在海上游泳的安全,讓活動得以順利圓滿完成。
昨天上午的天氣略顯得陰霾,清晨六時許,林投公園 沙灘開始湧進來自全國各地的游泳好手,蓄勢待發;今年參加的選手當中,年齡最大的女選手是高齡八十六歲的顏吳秀鸞女士;年齡最大的男選手為八十三歲的李傑先生,他們二人都報名參加五百公尺健康組;而,報名參賽選手最多的團體,為:悠泳部落客、台中市假期早泳會、瑞芳區體育會早泳委員會、澎湖縣觀音亭 晨泳會等,王縣長也特別在大會上頒贈獎牌來感謝他們的捧場、支持。
長泳大賽就在王乾發縣長及貴賓們一起鳴槍下展開賽事,下水的順序,依序為:六千公尺超人組及一般組、三千公尺鐵人組、五百公尺分健康組,真正下水競泳的一千一百一十位泳者將整個林投公園 沙灘點綴得熱鬧非凡,泳士們在澎湖最美麗的黃金沙灘,一波波的下水向前,構成綿長寬廣的水中蛟龍畫面,場面浩大,十分壯觀。
經過一個上午的激烈鏖戰,選手們的努力有了豐碩的成果,六千公尺超人組第一名是首次挑戰泳渡澎湖灣,來自彰化市的林薪聖,以一小時十九分十二秒游完全程,差三秒鐘即可打破最高紀錄及破紀錄獎獎金三萬元,相當可惜!第二名是本縣籍的朱明全,花了一小時三十二分十七秒拿下亞軍,第三名則是蘇昭寶,成績為一小時三十四分十三秒。
泳渡澎湖灣 浪漫求婚抱得美人歸
●黃俊源向心愛女友陳妍如公開求婚。(莊米期攝)
(記者莊米期報導)2011年泳渡澎湖灣,寫下千人挑戰自我的新頁,也上演一段驚喜浪漫的求婚記,來自新北市參加6公里超人組的選手黃俊源,完成挑戰後立刻向心愛的女朋友公開求婚,女朋友陳妍如感動落淚,立刻答應求婚,倆人擁吻定下終生!
昨日泳渡活動出現意外浪漫插曲,上演一場秘密求婚記,三十二歲服務於電腦科技公司的黃俊源,是挑戰6公里超人競賽組的選手,他與主辦單位套好招,在縣長王乾發及現場民眾的見證下,捧著花束、拿著鑽戒,向女朋友陳妍如下跪求婚,讓女友驚喜萬分,感動落淚,允諾託付終身,縣長王乾發也特別上台給予最大的祝福。
挑戰泳渡6公里的選手黃俊源,女朋友陪他一起來澎湖,黃俊源在海上長泳,女朋友就在岸邊等待。
毫不知情的女主角,直到有工作人員通知她上台打開禮物箱,發現箱子裡原來是一大束鮮花,完成泳渡挑戰的黃俊源,就捧著這束他所準備的鮮花,並拿著鑽戒向她下跪求婚,陳妍如對男友突如其來的公開求婚,感到又驚又喜,甚至喜極而泣,立刻答應求婚,並接受大家的誠摯祝福!最後倆人擁吻許下終生!
這對男女主角相戀2年半的時間,倆人相差一歲,昨日倆人的甜蜜也感染在場的人,這一段浪漫溫馨的求婚記,也增添泳渡澎湖灣更溫馨浪漫的氣息!
泳渡澎湖灣求婚記 電子新貴抱美人歸

︻記者黃政義報導︼情定澎湖灣!電子新貴黃俊源在完成六千公尺的長泳後,慨然向相戀兩年半的女友陳妍如下跪求婚,讓心中毫無準備的女友陳妍如激動的喜極而泣,很高興的接下男友黃俊源所贈送的九十九朵紅玫瑰花及求婚鑽戒,陳妍如當著參加﹁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的選手面前,很開心的說:我願意!兩位新人就在全場選手的聳恿下熱情的擁抱親吻著,好不溫馨!
一直待在會場觀看比賽的縣長王乾發聽到有一對佳偶在會場舉行﹁求婚記﹂,相當開心的步上舞台向這一對新人獻上最虔誠的祝福;王縣長說:當長泳比賽一開始,他就很注意一名很清秀的女子佇立在沙灘上頻頻向海上參加六千公尺的隊伍遠眺;當六千公尺參賽的選手陸續上岸,而她的男友仍未游完全程,雙手不時緊緊的握著,彷彿擔心著他的男友會在海上發生意外;當她的男友出現在她的眼廉,並游完了全程,她才鬆了一口氣,並趕緊送上礦泉水來讓男友補充身體耗損的水份,兩人的舉止相當的親蜜,王縣長說:他沒有料到這一場長泳,竟成為這一對情侶﹁情定澎湖灣﹂的心鎖!
黃俊源目前服務於華碩電子科技公司擔任程式設計的工程師,陳妍如則在保險界工作,兩人都有一個穩定的工作;陳妍如說:她是在兩年多前參加同事楊博尹的家庭餐會認識了黃俊源,這兩年多來,兩人的交往相當頻繁,但還談不到婚嫁;此次,他說要到澎湖參加﹁泳渡澎湖灣﹂的長泳活動,報名參賽的項目為:六千公尺超人組,她很擔心黃俊源無法完成這一長泳賽,才要求同行,何況她還沒有到過澎湖,到澎湖觀光也是不錯的選擇;陳妍如很害羞的說:她針得沒有料到黃俊源會利用此一﹁泳渡澎湖灣﹂活動,公開的來向她求婚,讓她感到很尷尬、羞人!
得到女友的同意,願意來嫁給他,滿面春風的黃俊源說:雖然,他未能拿到六千公尺超人組的第一名,但是,能夠得到妍如的點頭,這比獲得第一名的獎金與獎盃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明年,他一定會和美嬌妻再度造訪澎湖--這一處他們情定的﹁澎湖灣﹂。
圖說:電子新貴黃俊源向交往兩年餘的女友陳妍如下跪求婚;澎湖縣長王乾發為這一對新人福証;新人應全場選手的要求,親蜜的親吻著。(黃政義攝)
支持國片 泳渡選手鯨面造型亮相
△由知名導演魏德聖執導的英雄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目前正夯,為了力挺國片,來自桃園的逸光游泳社隊員,昨日參加泳渡澎湖灣,也要學電影主角莫那魯道一樣,每個隊員臉上特別以電影中台灣原住民鯨面圖紋的造型亮相,來表達全隊的團結和榮譽感!以及支持國片的心志,在這股國片熱潮和莫那魯道的風潮中,這群泳渡澎湖灣的選手,也成為搶眼的場上焦點。(圖/文 莊米期)
愛澎湖 日籍泳客二度跨海來澎參與泳渡
︻記者黃政義專訪︼專程自日本京都搭機返回台灣,並趕上澎湖縣政府在湖西鄉林投公園 舉辦的﹁2011年泳渡澎湖灣﹂活動,他以一小時四十五分零一秒的成績,獲得六千公尺超人組男乙組第五名,日籍泳客上田亮當他游完全程返回到沙灘時,他對在沙灘上等候佳音的台灣友人說:林投公園 海域比他預期的更乾淨、更漂亮、更適合游泳,若非在海上游水時會遭到漂浮的水母蟄咬外,林投公園 海域遠比馬公觀音亭 海域更適合舉辦海上長泳的活動,澎湖縣政府可以在採﹁創意的巧思﹂來規劃泳渡澎湖灣的活動,並非馬公觀音亭 海域是泳渡澎湖灣活動的﹁唯一﹂,若能再規劃出更多適合舉辦海上長泳海域,並在証書上寫上該站的名稱,相信更會吸引台灣同胞及外國人士前來挑戰,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的賣點。
上田亮是日籍商人,十分熱愛游泳,民國九十七年在台灣友人的引薦,首度前來澎湖參加﹁泳渡澎湖灣﹂的海上長泳的活動,在他的印象中:當初由馬公島對面的﹁漁翁島﹂一處漁港下水,橫渡了澎湖灣才游進設在馬公觀音亭 親水公園 的終點站,當年,他無緣得名,但他對澎湖舉辦﹁泳渡澎湖灣﹂的海上長泳活動,留下十分深刻的好印象,沒想到澎湖縣政府竟停辦了兩屆;澎湖縣政府再恢復舉辦﹁泳渡澎湖灣﹂的活動,也是台灣的友人來告知;由於上田亮的事業必需台灣、日本兩地跑,但他已經將﹁九月二十五日﹂這一比賽的日子登錄在他的行事曆中,無論如何,他總是想要再一次的造訪澎湖,一享海上長泳的喜悅!
當他抵達澎湖時,他以生硬的國語和參賽的選手交談,才得悉比賽的場地因天候等因素而更換到林投公園 海域舉行,上田亮說:這又是一個陌生而具有挑戰的海域,所倖澎湖縣政府規劃了選手接駁運輸方案,才讓他不會因為要找尋比賽場地而耗費時間,當他一抵達林投公園 時,眼前看到的是一大片的黃金沙灘,他開心的說:林投公園 真的好美!
當他與參賽選手一同躍入水中,初時,海水的水溫些許低一點,但仍很適合長泳比賽行,林投公園 海域的海水相當的清澈、乾淨,讓他真正感受到未遭受到污染的海水,若非在比賽途中遭到水母的蟄咬,林投公園 真得是一處適合海泳好地方,雖然,在比賽進行中,因為航道的不明、引導船的混亂,而影響到游泳的方向,但這些都可以人為的作為來克服,總之,﹁泳渡澎湖灣﹂活動是瑕不掩瑜!
上田亮游完了這一站的海泳,他認為:觀音亭 海域並不是澎湖縣政府舉辦﹁泳渡澎湖灣﹂海上長泳活動的﹁唯一﹂,若能多挑選幾處適合長泳的海域,並在証書上註明那一站的成績,如:﹁泳渡澎湖灣-觀音亭 站﹂;﹁泳渡澎湖灣-林投站﹂;﹁泳渡澎湖灣-山水站﹂、﹁泳渡澎湖灣-時裡站﹂等,相信熱愛長泳的台灣朋友及國外人士都會﹁完整﹂收集各站的証書而前來參加,但先決的條件就是要有完整的運輸計劃。
完成了第二趟﹁泳渡澎湖灣﹂海上長泳活動,上田亮很開心的說:若明年澎湖再舉辦這一項海上長泳活動,他絕對不會缺席的!
圖說:第二度參加﹁泳渡澎湖灣﹂海上長泳活動,日籍友人上田亮說:澎湖真美!(黃政義攝)
澎湖縣後備憲兵荷松協會 300人參加泳渡澎湖灣
︻記者鄭家瑜報導︼澎湖縣後憲荷松協會日前參加由澎湖縣政府盛大舉行年度﹁泳渡澎湖灣﹂,參與人數逾300餘人,澎湖縣後備憲兵荷松協會為嚮應此一活動,特別邀集澎湖憲兵隊少校林宗弘中隊長與多位熱心弟兄編組成立義工隊,於活動現場服務民眾,活動期間更充當淨灘志工,向在場民眾宣導生態維護的重要性,協會理事王建平表示,後備憲兵成員平時就相當積極參與縣內所舉辦的各項活動,此次為嚮應縣府對縣內運動風氣的推行,特別前來擔任志工人員,也希望民眾在熱烈參與活動之際,更要發揮公德心,共同維護環境生態。
另外澎湖憲兵隊中隊長也表示,憲兵隊長久以來,一直秉持著服務的精神,對於縣內的各項公益活動也都積極參與,將﹁軍愛民、民愛軍﹂的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透過這次的活動,相信一定能夠更加拉攏軍民間的情誼,未來我也將持續參與類似的活動,搭起軍民間的溝通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