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鯊魚

鯊魚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2月 2日, 14:51

推動﹁鯊魚鰭不離身﹂措施 確保鯊魚資源永續利用
︻記者鄭家瑜報導︼為保育及永續利用鯊魚資源,農委會已發布﹁漁船捕獲鯊魚魚鰭處理應行遵守及注意事項﹂︵簡稱﹁鯊魚鰭不離身﹂法規︶,以由近而遠、先大船後小船等漸近方式,推動﹁鯊魚鰭不離身﹂措施。

目前國際漁業管理組織對鯊魚資源之養護管理,採取禁捕相關資源較少之鯊魚物種,及鯊魚漁獲物於卸載時,鯊魚鰭與鯊魚身之重量比例︵簡稱鰭身比︶不得大於5%等措施,惟因﹁鰭身比不得大於5%﹂措施,因仍存有割鰭棄身之情形,故包括美國、哥斯大黎加、巴拿馬、薩爾瓦多、哥倫比亞及智利等國已率先推動﹁鯊魚鰭不離身﹂措施,美國等相關國家並已在國際漁業管理組織提議儘速通過前揭措施之議案。爰此,惟有及早規劃推動﹁鯊魚鰭不離身﹂措施,因應國際保育鯊魚趨勢,方能確保鯊魚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鯊魚鰭不離身﹂法規將漁船分為﹁鯊魚漁獲物以冰鮮方式保存之漁船﹂、﹁鯊魚漁獲物以冷凍方式保存之總噸位一百以上漁船﹂及﹁鯊魚漁獲物以冷凍方式保存之總噸位未滿一百漁船﹂等三種類型,並依該等漁船作業狀況,訂有緩衝期程加強宣導,直至101年4月1日始開始執行處分,初期違反規定者,先處罰鍰,再處收回漁業執照等處分。

鯊魚為一種重要漁業資源,且為國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國人利用鯊魚魚肉做成鯊魚煙、魚丸及魚排等各式佳餚,已是台灣傳統飲食文化一環,政府較國際漁業管理組織提早規劃推動﹁鯊魚鰭不離身﹂措施,除為鯊魚資源之養護管理盡一份心力外,亦為確保我國固有之傳統飲食文化得以傳承。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請漁友配合漁獲資源調查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3年 3月 14日, 14:33

請漁友配合漁獲資源調查
為保育大白鯊、象鯊、巨口鯊
 鯊魚在澎湖漁業的產值非常微小,但是牠們的生態地位卻非常重要。譬如,大白鯊平均一次只生產2到14尾寶寶,再生下一胎則要2年甚至3年以後,至於象鮫及巨口鯊則屬於成長相當緩慢的物種;基於這些理由,這3種鯊魚很容易因為過度捕撈而造成危險,並且難以回復。
 數月前台東外海陸續有漁民捕獲大白鯊、巨口鯊,其中一隻已懷孕的大白鯊,腹中9隻小鯊還來不及出生就成了「標本」,基此農委會為保育我國沿近海域大白鯊、象鮫、巨口鯊等鯊類資源,並實際調查漁獲資料及資源變動情形,特訂定「大白鯊、象鮫、巨口鯊漁獲管制措施」予以有效管理該等鯊魚生態。
 該措施規定,凡漁友捕獲大白鯊、象鮫、巨口鯊時,應於返港後1日內,填寫「大白鯊、象鮫、巨口鯊漁獲資料通報調查表」,並通報縣府漁業部門。完成通報後,尚須留置整尾魚體24小時,供漁業署指定學術單位進行科學採樣及蒐集生物資料後,始得拍賣及利用魚體。
 縣府籲請漁友共同參與保育工作,遵守前揭通報及留置魚體24小時之規定,凡違規被查獲者,依漁業法第65條第5款規定,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請漁友共同遵守。
保育大白鯊、象鯊、巨口鯊 請漁友配合漁獲資源調查

︻記者張小瑜報導︼鯊魚在澎湖漁業的產值非常微小,但是牠們的生態地位卻非常重要。譬如,大白鯊平均一次只生產2到14尾寶寶,再生下一胎則要兩年甚至三年以後;至於象鮫及巨口鯊則屬於成長相當緩慢的物種,基於這些理由,這三種鯊魚很容易因為過度捕撈而造成危險,並且難以回復。

數月前台東外海陸續有漁民捕獲大白鯊、巨口鯊,其中一隻已懷孕的大白鯊,腹中9隻小鯊還來不及出生就成了﹁標本﹂,基此農委會為保育我國沿近海域大白鯊、象鮫、巨口鯊等鯊類資源,並實際調查漁獲資料及資源變動情形,特訂定﹁大白鯊、象鮫、巨口鯊漁獲管制措施﹂予以有效管理該等鯊魚生態。

該管制措施規定,凡漁友捕獲大白鯊、象鮫、巨口鯊時,應於返港後一日內,填寫﹁大白鯊、象鮫、巨口鯊漁獲資料通報調查表﹂,並通報縣府漁業部門。完成通報後,尚須留置整尾魚體24小時,供漁業署指定學術單位進行科學採樣及蒐集生物資料後,始得拍賣及利用魚體。

縣府籲請漁友共同參與保育工作,遵守前揭通報及留置魚體24小時之規定,凡違規被查獲者,依漁業法第65條第5款規定,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請漁友共同遵守。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海產Seafood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