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紅羅村磚廠

紅羅村磚廠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1年 7月 21日, 15:50

圖檔
「澎湖磚廠」設立於民國64年1月,由李正宏先生經營,為澎湖唯一的「登窯」(階梯窯),並置三條登窯,整座窯用紅磚砌成,窯室上方彎曲的部分即拱門用圓弓磚砌成,最前方為燃燒室,是起活燒窯的地方。中間是主要的窯室,寬約10尺,高約7~8尺,粗胚擺在窯室裡燒成紅磚,最後才是排煙的煙囪;當您路過此處看到高聳的煙囪直入雲霄,頗為壯觀,實為磚窯特殊的建築。

紅羅村磚廠改造再利用 卡在地目變更
圖檔
文化建築物荒廢八年 轉型重生刻不容緩
 (記者添鋆專題報導)去過上海旅遊的人大都會前往「石庫門新天地」逛一逛,但不見得會消費,因為東西實在很貴。在露天吧檯,一杯不怎麼起眼的咖啡,叫價台幣300元左右,小吃、時裝、精品,乃至小飾品,每一樣都比台灣貴。它之所以能吸引無數的遊客,是因為這裡具有很深的歷史烙印。它是「中西合璧」的建物,代表了近代上海歷史文化風貌,是一處都市旅遊景點。但若未經導遊解說,很難想像眼前如此繁華的市街、商店,以前竟然是一座大倉庫,特別的是它的大門是用石塊雕琢而成,所以才稱之為「石庫門」。常被我們譏為「老土」的中共政府,這些年來為了觀光,為了保留古文物,真的做了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
 澎湖值得改造、轉型為觀光景點的古建築比比皆是,可惜的是政府並不重視,所以沒有用心去規劃,因此,類似上海「石庫門新天地」的景點未曾出現。
 座落於紅羅村東南方的紅羅磚廠,為澎湖第一家磚廠, 係成功村李永陽老先生於民國50年所建,廠區約1萬坪,磚廠主體採斜坡式建築,遠觀似「登坡爬高」,故被稱之為「登窯」。由於從空中鳥瞰,狀似「目」字,故亦有「目仔窯」之稱,該廠無論是設備或產能,均居澎湖地區之冠。最高紀錄每個月可產50萬塊紅磚,員工20餘人,在當時可說是規模相當大的工廠。極盛時期,紅磚供不應求,建商甚至捧著現金到現場,卡車川流不息忙著裝卸。到了八十年代,由於適合製磚的泥土逐漸減少,紅磚成本相對的提高,且台澎間的海運興起,價格較低的台灣製紅磚大舉「入侵」,澎湖包含紅羅磚廠在內的磚廠,無力再經營,紛紛停業、拆除。紅羅磚廠亦於民國85年吹熄燈號,但所有的建築物並未拆除,均保持完好。
曾列入城鄉總體規劃項目 因地目變更延宕迄今
 民國93年,湖西鄉公所委託聯興國際工程顧問公司,針對湖西鄉的發展,提出「湖西鄉城鄉風貌總體」規劃案,總結報告書的結論提出八項優先推動地區實質計畫,其中一項就是「紅羅村磚廠改造再利用」。接著鄉公所委託聯頤國際環境規劃設計暨創意產業公司,就如何將這座停業但仍保持完好的磚廠,規劃為兼具觀光、歷史文化保存功能的園區。該公司於95年3月提出一份長達73頁的簡報,鄉公所也聘請產、官、學代表,成立一個小組討論如何推動這個計畫案。經過數度磋商,也達成部分共識,業主同意無償提供所有的土地及設施讓政府規劃為產業文化園區,完成後由政府主導對外開放的相關事宜,十年後無條件歸還業主。雙方對此條件本有共識,鄉公所也提出2000萬元的第一期工程計畫,但問題卡在地目變更,縣政府及鄉公所均要求必須把土地變更為「文化」用地,經費才能撥付,但業主認為地目變更為文化用地後,土地的用途即定型,對他而言毫無保障,且有一部分地係他向其他人租用,要全部變更地目根不可能。在雙方無交集的情形下,就這樣延宕至今。其間業者也曾免費開放供遊客參觀,但長久下來維護、清潔工作也是一筆支出,所以業主只好「關門謝客」。至目前為止,仍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可惜均撲空而歸。
 一座如此有價值的文化建築物荒廢在那裡,實在可惜。政府一天到晚高喊要發展具地方特色的優質旅遊,可是卻任令一個可達到雙贏目標的方案「胎死腹中」,前後矛盾的做法,豈不是一大諷刺!坦白說,這麼大的規劃案,絕非鄉公所的人力、財力所能承擔。但湖西鄉長陳振中表示,鄉公所雖沒有能力主導整個方案,但若能開放,清潔維護工作公所願意負責。
 發展優質觀光不能僅是口頭說說,要拿出實際行動。紅羅磚廠的轉型再利用案,縣政府及澎管處實應重視,儘速找出一個可行方案,讓它的風華重現,進而成為本縣吸引觀光客的利器。

紅羅澎湖磚廠
地址:澎湖縣湖西鄉紅羅村55-1號
創建年代:民國61年
經營者:李正弘先生
澎湖的紅磚廠全部分布在湖西鄉
興起於民國50年代
60年代最盛時期,曾經有四座磚窯廠
分別是紅羅澎湖磚廠、湖南磚廠、林投村銘陽窯、尖山村建澎窯
1980年以後因海運發達
台灣磚挾低價之優勢,傾銷澎湖
再加上環保意識抬頭,空氣污染防治法施行,成本增加
致澎湖紅磚廠在商機難以抗衡的現實環境下
逐漸衰退,紛紛關門大吉
至今,只剩下「紅羅澎湖磚廠」,但也已停產多年。
澎湖磚廠的磚窯屬於「登窯」
又稱「階梯窯」
台灣稱為「目仔窯」
因為從高空看磚窯的形狀就像「目」字型一樣
澎湖磚廠共有3座登窯
南邊兩座窯各有17間窯室,北邊1座有15間窯室
每間窯室佔地約15坪
煙囪高度為33公尺
整座磚窯廠規模與面積都是澎湖第一
其全盛時期,1座登窯滿載產量,可產45萬塊磚
目前仍為私人所擁有,想入內參觀需獲業者同意

謝謝大詩人 漁樵子贈美詩,爰引為本圖結語:「燃燒室外探風霜,煤炭火紅哀退藏;師父另圖生計去,長吁窯頂草蒼茫。」

圖檔
澎湖磚窯廠 次國彥韻

詞牌:謁金門

眼眸亮,洞洞勞心開創,
矗立湖西日照朗,北南窯室廣;
一柱擎天豪壯,生意曾經隆旺,
材料只今多變樣,嘆黃昏磚廠!

圖:陳英俊
ref:陳鼎盛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澎湖/旅遊新景 古意盎然的澎湖磚廠

文章Lohas 發表於 2012年 6月 29日, 04:00

澎湖/旅遊新景 古意盎然的澎湖磚廠

‧邱淑玲2012/06/26 遊人來到澎湖,對以玄武岩和珊瑚礁築建的傳統古厝不免好奇。這些就地取材興建而成的傳統建築,如今成了遊人眼中稀奇的「老古董」。但你可知道?澎湖不僅曾有盛極一時的灰窯業,也有頗具規模的紅磚廠。
【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

圖檔
紅羅磚場屬於「登窯」型式。

圖檔
見證澎湖磚業的紅羅磚場。

遊人來到澎湖,對以玄武岩和珊瑚礁築建的傳統古厝不免好奇。這些就地取材興建而成的傳統建築,如今成了遊人眼中稀奇的「老古董」。但你可知道?澎湖不僅曾有盛極一時的灰窯業,也有頗具規模的紅磚廠。

在台灣,紅磚建築曾經廣為分布於鄉村,留下許多大型的磚窯廠。一水之隔的澎湖,隨著現代建材傳入,也曾建有磚窯廠。澎湖的磚窯廠分布在湖西鄉,最盛時曾有林投銘陽窯、紅羅澎湖磚廠、湖南磚廠、尖山建澎窯等四座磚廠。

隨著磚造建築沒落,澎湖縣湖西鄉的四座磚窯廠也陸續關閉,並消失在荒湮蔓草間,僅剩紅羅的澎湖磚廠保有磚廠遺跡。佔地寬廣的紅羅磚窯場屬於「登窯」,也是澎湖唯一的「登窯」磚廠。登窯又稱「階梯窯」、「目仔窯」或「坎仔窯」。

源於大陸的登窯,日據時期傳入台灣,由幾個長方形窯室連續排列而成,窯頭到窯尾區分為燃燒室、窯室和煙囪。登窯通常依山而建,在平地則以墊高方式呈傾斜建築。紅羅磚窯廠以紅磚砌成,登窯南二北一共三座。南窯17窯室,北窯15窯室,每一窯室約12~15坪,全盛期每座登窯可產45萬塊磚,為澎湖最大磚廠。

不復昔年盛產紅磚年代的風光,早已停止生產的紅羅磚窯廠,如今成了澎湖規模最大的產業遺跡,湮沒在荒草中的磚廠歲月遺痕畢現,時空彷彿凍結在紅磚盛行時代,高聳天際的磚廠煙囪成了紅羅建築地標,也成為湖西產業文化旅遊新景點。

近40年歷史的澎湖磚窯廠,保有傳統磚廠的古樸,圍繞外頭的圍牆也和磚廠一樣古意盎然,不乏遊人慕名而來,湖西鄉公所也積極維護,期能成為地方產業觀光景點。由於紅羅磚廠為私人產業,建議遊人造訪遇見磚廠主人,請禮貌問候。

紅羅磚窯廠:澎湖縣湖西鄉紅羅村55-1號

全文網址: 澎湖/旅遊新景 古意盎然的澎湖磚廠 - 悠遊離島 - 玩遍台灣 - udn旅遊休閒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 ... z1z7UXSQeD
Power By udn.com
Lohas
系統管理員
 
文章: 9452
註冊時間: 2008年 3月 9日, 09:11
來自: 樂活澎湖灣


回到 人文風情Culture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